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竞技体育

2009年宁波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一览表

发布时间:2009-02-18 11:18  |  点击率:   |  来源:
竞训处
 

                           2009年宁波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一览表

 

级别

比赛名称

时间

承办单位

市                             级              比              赛

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

3月26日-28日

乒乓球协会

市青少年生射击比赛

4月24日-26日

运动学校

市青少年田径比赛

5月9日-10日

田径协会

市青少年排球比赛

5月14-16日

奉化市体育局

市青少年篮球比赛

5月20-23日

慈溪市体育局

市青少年武术比赛

5月28-30日

江北区体育局

市青少年足球比赛(男子)

6月4日-7日

鄞州区体育局

市青少年足球比赛(女子)

6月6日-8日

社体中心

市青少年游泳比赛

6月11-13日

游泳俱乐部

市青少年拳击比赛

6月16日-18日

宁海县体育局

市青少年举重比赛

6月19日-21日

社体中心

市           级        传         校          比          赛

市级传校(训练点)排球比赛

10月

排球协会

市级传校(训练点)田径比赛

10月

社体中心

市级传校(训练点)羽毛球比赛

10月

江东区体育局

市级传校(训练点)摔跤比赛

10月

海曙区体育局

市级传校(训练点)网球比赛

11月

网球管理中心

市级传校(训练点)短网比赛

11月

网球协会

市级传校(训练点)柔道比赛

11月

余姚市体育局

市级传校(训练点)跆拳道比赛

11月

北仑区体育局

 

 

宁波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3月26-28日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乒乓球协会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比赛项目:

甲组: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男、女团体

乙组: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男、女团体

丙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2名。男、女运动员共18名(其中甲、乙、丙组男、女运动员各3名)。

(二)报名参赛的每个团体至少应有直拍快攻型打法运动员1名(直拍快攻型打法包括使用正胶、生胶、反胶)。每个组别团体赛中使用长胶的运动员限报1名,丙组运动员不得使用长胶。团体赛与单项比赛的运动员打法必须一致。

(三)各组年龄规定:

甲组:运动员必须是1995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出生者;

乙组:运动员必须是1998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丙组:运动员必须是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所有队员都不能跨越年龄组别参赛。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编译的国际乒联《乒乓球竞赛规则》(2005年)。

(二)男、女团体均采用斯韦恩林杯的比赛方式进行。各组6个队以下(含6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名次。6个队以上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单循环,第二阶段各组的前二名采用交叉赛,决1-4名,小组的第3、4名交叉赛决5-6名。团体赛参加人数不足3人,取消参加团体赛资格。团体赛均采用3局2胜制。

(三)男、女双打,男、女单打均采用淘汰赛,进入前8名后,均增加附加赛,决出1-6名。男、女单打半决赛、决赛均采用5局3胜制,其余轮次均采用3局2胜制(包括3、4名决赛)。各单位报名时应按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排列顺序,以便进行抽签编排。

(四)团体赛上场队员必须统一服装。

(五)比赛使用三星红双喜白色乒乓球。

八、录取名次和奖励:

(一)各组团体和各单项均录取前六名给予奖励,分别按7、5、4、3、2、1分计入代表团团体总分;各项目参赛人(队)数不足录取名次数时,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录取,分值不变。

(二)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九、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3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各参赛队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竞赛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十、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一、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费20元,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射击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2009年4月24日至26日在宁波市体育运动学校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体育运动学校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参赛项目:见附件

六、参加办法和竞赛办法:

(一)每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运动员男、女各10名。其中甲组、乙组分别为男、女各5名。

(二)参赛组别:甲组为94-95年,乙组为96年以后。

(三)各单位每个项目限报2人(团体赛限3人),每人限报3项(不含团体),移动靶、步枪、手枪不得互兼。

(四)已在市体育局注册的运动员凭注册证参加比赛,没注册的运动员不得参赛。

(五)竞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射击竞赛规则。

(六)团体、个人赛同时进行,团体赛成绩按个人赛成绩合计。

(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七、录取名次和计分办法

(一)各县(市)、区团体录取前六名,团体名次按单项名次得分总和排列,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等按破记录、第一名……依次排列。

(二)各单项取前六名,按7、5、4、3、2、1计分,计入团体总分。不足6队(人)按实际人数录取,只有一人时,作为测验,不录取名次。

(三)破市纪录加5分,破省纪录加10分。

(四)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八、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九、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附件:

组别年龄

项目设置

少年甲组

94-95年出生

男:小口径自选步枪60发卧射、气步枪60发、小口径自选步枪3×20、气手枪60发、自选手枪慢射30发、标准手枪速射8、6秒60发个人、10m移动靶标准速、10m移动靶混合速、气步枪团体、气手枪团体

女:小口径运动步枪60发卧射、小口径运动步枪3×20、气步枪40发、气手枪40发、运动手枪60发、运动手枪慢射40发、10m移动靶标准速、10m移动靶混合速、气步枪团体、气手枪团体

少年乙组

96年后出生

男、女:小口径普通步枪30发卧、小口径普通步枪3×10、普通气步枪40发立射、气手枪40发、普通气步枪40发团体、普通气步枪20发、普通气步枪20发团体、气手枪40发团体、气手枪20发团体

宁波市青少年田径比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5月9日至10日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田径协会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参加办法;

(一)每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2名,运动员20名,其中95-96年组男、女各4名,97年以后组男、女各6名,各组男、女人数不得调剂。

(二)市体校学生可回原输送单位参加比赛,占名额,不回原单位集训。

(三)运动员必须在宁波市体育局或省体育局办理过注册手续,参赛凭注册证和二代证,没有以上两证的运动员不得参赛(外来务工除外)。

(四)同一年龄组同一单项,每单位参加人数不得多于2人,每人只能报两个主项。

(五)运动员号码按原规定执行,号码布由各队自备,无号码者不得参赛。

(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六、竞赛办法

(一)竞赛项目(见附件)。

(二)竞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和全国少年儿童田径竞赛手册。

(三)每次比赛跳或投均为三次。

(四)成绩计算:主项得分×70%+副项得分×30%=总分

七、录取名次与计分办法

(一)团体总分录取前六名,按积分多少排列,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等,按破记录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按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二)各单项均取前六名,按7、5、4、3、2、1计分,参加人数不足6人,顺减1名录取,只有1人,须改项。

(三)破市纪录加5分,破省纪录加10分。

(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运动员,名额另定。

八、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九、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附件:

宁波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项目及器材标准

年 龄设 置

主项

副项

器材标准

95-96

100米、200米、400米、

跳远

男:铅球4kg、标枪600g、铁饼1kg

女:铅球3kg、标枪400g、铁饼1kg

男100米栏、女100米栏

100米

800米

200米

1500米

400米

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标枪、铁饼

60米

 

97年

以后组

60米、100米、400米、60米栏

跳远

     

男女:铅球3kg

 标枪400g

800米

200米

跳远、跳高、铅球、标枪

60米

三项全能(60米、跳高、铅球)

 

注:男栏高84cm,栏距8.50m,起跑至第一栏13m;女栏高76.2cm,栏距8m,起跑至第一栏13m;60米栏栏高76.2cm,栏距7.5m,起跑至第一栏12m,共6栏。

 

 

宁波市青少年排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5月14-16日

、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奉化市文体局

四、参加单位:各县 (市)、区

五、参加办法

(一)报名人数:男、女队均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运动员12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每队1994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出生6人,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6人

(三)运动员必须备有深、浅两种颜色的比赛服,号码规定为1至12号。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六、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国际排联2005—2008排球竞赛规则

(二)比赛用球为兰华银五星

(三)参赛队数不足6队(含6队)采用贝格尔编排法进行单循环比赛.6队以上竞赛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二组循环,根据2008年市比赛成绩,确定两个种子队.第二阶段各组前2名交叉决赛,决1-4名,小组的第3-4名,决5-6名。

(四)上场队员96年以后出生不得少于2人,违反年龄规定者,一律判负。

(五)各队在每场每局比赛中,应始终保持1名高个队员,否则在循环赛总积分中扣1分,高个子队员标准,男子为:1.85米以上,女子为1.75米以上。高个子队员在赛前由大会竞赛组和裁判组组织测量身高。

(六)高个子队员上场时,必须佩带由赛区统一制作的标志。

(七)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

(八)比赛场地为18M×9M,男子网高2.30M,女子网高2.15M

(九)决定名次办法:

1、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取消全部比赛成绩,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采用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X(总得分数)÷Y(总失分数)=Z值,Z值高者名次列前。

如Z值相等,则采用:

A(胜局总数)÷B(负局总数)=C值,C值高者名次列前。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男女各队分别取前6名,不足6队(含6队)则按实际参赛队数录取名次。

(二)男、女前六名按21、15、12、9、6、3计分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八、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各参赛队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九、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篮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5月20日-23日

、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慈溪市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

    各县 (市)、区

五、参加办法

(一)报名人数:男、女队均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运动员各12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每队1994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3人,1995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3人,1996年1月1日-12月31日3人,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3人。

(三)运动员必须备有深、浅两种颜色的比赛服,号码规定为4—19号。

(四)各队报名的引进运动员和外来务工子女运动员名额一共不得超过三名,上场比赛不得超过二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五)比赛用球男子7号球,女子6号球。

六、竞赛办法

(一)参赛队数不足6队(含6队)采用单循环赛制。6队以上竞赛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根据2008年市比赛成绩,采用蛇行排法分A、B二组。第二阶段各组前2名交叉决赛,决1-4名,小组的第3—4名,决5-6名。

(二)决定名次办法:

1、比赛中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取消全部比赛,成绩按各队积分多少决定名次,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积分相等,按两个队相互之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3、如遇3个队(或3个以上)积分相等,按积分相等各队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场数多少决定名次,胜场多者名次列前,如胜负场数相等,则按得失分率决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三)比赛采用中国篮协审定的最新篮球竞赛规则,并执行下列几条规定:

1、比赛采用上下半场四节制,每节10分钟,第一、二节,第三、第四节休息为2分钟,上下半场休息时间为5分钟。(第一、二、三节和第四节比赛前八分钟打毛时间,暂停停表)。

2、第一节上场队员必须为96年以后出生,第二节上场队员必须为94年和95年出生,第三、四节上场队员年龄不限。

3、进攻时后场推行至前场时间不得超过7秒,一次进攻控球不得超过24秒。

4、全队犯规规定:第一、二节全队5次犯规后,第三、四节7次犯规后,即执行2次罚球,4节分别计算,每名运动员累积5次犯规后即被罚下。

(四)           高个队员的规定:

1、各队在每场(上、下半场),比赛中应始终保持高个子队员上场,(第一、二节比赛符合年龄的高个子也必须上场)否则在循环赛中扣1分。

2、高个子队员标准:男子1.87米,女子1.75米。高个子队员在赛前由大会竞赛组和裁判组组织测量身高。

3、高个子队员上场时,必须佩带由赛区统一制作的标志。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男女各队分别取前6名,不足6队(含6队)则按实际参赛队数录取名次。

(二)男、女前六名按21、15、12、9、6、3计分,记入代表团团体总分。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八、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各参赛队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参赛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九、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5月28日-30日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江北区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参赛项目:

(一)甲组

1、自选拳术一项(长拳、南拳、太极拳任选)

2、器械全能一项(刀棍一项、枪剑一项任选)

(二)乙组

全能(规定拳+自器械一项)

六、参加办法;

(一)每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2名,运动员16名,其中甲组男、女各4名,乙组男、女各4名,各组男女人数不得调剂。

(二)参赛组别:甲组1997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者;乙组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所有运动员均不可跨越年龄组别参赛;

(三)市体校学生可回原输送单位参加比赛,占名额,不回原单位集训。

(四)运动员必须在宁波市体育局或省体育局办理过注册手续,参赛凭注册证和二代证,没有以上两证的运动员不得参赛(外来务工除外)。

(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七、竞赛办法

(一)甲、乙组(除乙组的规定项目)均采用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编制的最新有难度《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有关补充规定。其中,乙组规定项目(少年规定拳)评分,参照新规则中无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评分方法与标准。

(二)规定拳采用原国家体委编写的《少年规定拳》。

(三)甲组自选套路难度申报规定:

A级难度最多选报4种;选报不同难度等级的同一种技术类型的动作难度(含动作难度+连接难度),不得超过2次,超出规定的则按前2次计算难度分数。

(四)乙组自选套路难度申报规定:

1、A级难度最多选报5种;不能报C级难度和抛接动作。

2、选报不同难度等级的同一种技术类型的动作难度(含动作难度+连接难度),不得超过2次,超出规定的则按前2次计算难度分数。

(五)甲组自选太极拳必须配音乐。

八、录取名次与计分办法

(一)团体总分录取前六名,按积分多少排列,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等,再相等按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二)各单项均取前六名,按7、5、4、3、2、1计分,参加人数不足6人,按实际人数录取,只有1人,须改项。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运动员,名额另定。

九、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各单位必须将自选套路难度登记表(A4纸)一式四份,于赛前20天(以邮寄日期邮戳为准)寄到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逾期者,按无故弃权处理。报到后需要修改难度表的,向大会裁判组提出书面申请,并交纳每人每项50元。

4、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十、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一、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足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男子组:2009年6月4日-7日

女子组:2009年6月6日-8日

二、主办单位

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

男子组:鄞州区体育局

女子组:宁波市社体中心

四、参加单位

各县 (市)、区

五、参加办法

(一)报名人数:男、女队均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运动员16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每队1994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出生5人,1995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出生5人 ,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6人。

(三)各队报名的引进运动员和外来务工子女运动员名额一共不得超过三名,上场比赛不得超过二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四)场上队员1996年以后出生不得少于2名。

六、竞赛办法

(一)参赛队数不足6队(含6队)采用单循环赛制.6队以上竞赛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二组单循环,第二阶段各组前2名交叉决赛,决1-4名;小组3-4名,决5-6名。

(二)竞赛规则:

1、比赛采用国际足联最新足球竞赛规则。

2、比赛时间:男子为70分钟,女子为60分钟,中场休息10钟,如比赛结束为平局,则以互踢点球的办法决定胜负。

3、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教练员必须将填写的上场11名运动员和5名替补运动员名单提交第四官员,赛前没填写的运动员不得参加该场比赛。每场比赛允许每队替换5名运动员,位置不限,运动员一经替出不得复入。

4、如遇特殊情况造成比赛中断,经大会组委会多方努力仍未恢复比赛时,当时的比赛成绩有效,大会必须尽快选场地补足剩余时间(包括罚点球)直到比赛结束。

5、每队必须准备两套不同颜色的比赛服装,上场比赛的号码(上衣后面的高为25厘米,短裤左腿前面高为10厘米)必须与报名表填写码相符,号码不清楚或重号、无号者不得参加比赛。

6、运动员上场比赛必须统一足球服装、足球袜、护腿板、布面胶鞋,场上队长自备6厘米宽与上衣颜色有明显区别的袖标。

7、比赛使用5号球。

七、弃权的处理

(1)运动队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不能如期参加比赛,经组委会同意,可按弃权处理,判对方2:0胜。

(2)如运动队自行决定某场比赛弃权或罢赛,除判罚该队有比赛都判对方2:0胜外(包括已赛和未赛的场次),另罚款500元。

(3)决定名次办法

1、在正式规定时间内,胜一场得3分,负一场0分,在规定时间内打成平局则直接以罚点球决出胜负。胜者得2分,负者得1分。

2、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积分相等队之间比赛的净胜球、进球总和多少,(只计70分钟和60分钟内进球)决定名次,多者名次列前。

3、如再相等,由抽签决定名次。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男、女各队分别取前6名,不足6队(含6队)则按实际参赛数录取名次。

(二)男、女前六名按21、15、12、9、6、3计分,记入代表团团体总分。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九、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各参赛队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十、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一、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游泳比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2009年6月11日至13日在游泳俱乐部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游泳俱乐部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2人,运动员36人,其中96年组男、女各3名;97年组男、女各3名;98年组男、女各4名,99年组男、女各4人;2000年及2000年以后组男、女各4人,各组男、女人数不得调剂。

(二)运动员必须在宁波市体育局或省体育局办理过注册手续,参赛凭注册证和二代证,没有以上两证的运动员不得参赛(外来务工子女除外)。

(三)市游泳俱乐部学生可回原输送单位参加比赛,占名额,不回原单位集训。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六、竞赛办法:

(一)竞赛项目:男、女:蝶、仰、蛙、自全能,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

(二)竞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游泳竞赛规则。

(三)参赛运动员均进行身体形态、机能测试,达到标准者,在团体总分中加2分,不参加测试者取消参赛资格。

(四)各组均进行全能项目的比赛(项目包括:50米、100米、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报名时只能选一种泳姿,评分标准按《游泳教学训练大纲竞赛评分表》执行。

七、录取与计分办法

(一)团体取前六名,按积分多少排列,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等,按破记录者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按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二)单项取前六名,分别按7、5、4、3、2、1计分,当参赛人数不足6人时,减一录取,报名只有1人时,则允许改项。

(三)各组别除录取全能外,还录取200米混合泳与400m自由泳两单项成绩之和名次。

八、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论。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九、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一、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拳击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2009年6月16日至18日在宁海县体育馆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海县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比赛项目:

   (一)甲组:48kg、57kg、64kg、69kg+

(二)乙组:43kg、46kg、49kg、52kg、55kg、58kg、61kg、64kg、69kg+

(三)丙组:40kg、43kg、46kg、49kg、52kg、55kg、58kg、61kg+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和教练员各1名,运动员16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

甲组:必须是1992年1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出生者。

乙组:必须是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丙组:必须是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经过半年以上系统训练,经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适合参加拳击比赛的运动员(附有心电图记录),各队必须为运动员进行保险,无人身意外保险证明者不予参赛。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五)我市辖区内的武校和俱乐部,不可单独组队参赛,运动员可注册各县(市)、区参加比赛。

七、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赛和团体赛。

(二)采用单项淘汰赛制。

(三)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拳击竞赛规则》。

(四)每场比赛为三个回合,每回合比赛2分钟,每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

(五)竞赛使用大会统一的拳套、护套、护手绷带(自备护头须经大会检验),参赛运动员自备红、兰背心。短裤、护齿和护档,否则不得参赛。

(六)各单位运动员参赛级别确认表应于赛前一天的当晚9时前递交大会竞赛组。

(七)所有参赛运动员的第一次称重时间为赛前一天上午7时至8时。

(八)如一个级别只有1人时,则取消该级别比赛。

(九)每队每个级别限报1人(其中两个级别允许报2人)。运动员参赛级别在赛前一天以书面形式报大会确认。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名次:每级别均取前六名,不足6人(含6人)按实际人数录取,并按7、5、4、3、2、1计分。

(二)团体名次:按各队在各级别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录取前六名,若总分相等,以冠军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九、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各参赛队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十、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一、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青少年举重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

2009年6月19日至21日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社体中心

四、参加单位:各县(市)、区

五、比赛项目:

(一)男子甲组:36kg、40kg、44kg、48kg、48kg以上

女子甲组:36kg、40kg、44kg、48kg、48kg以上

(二)男子乙组:36kg、40kg、44kg、48kg、48kg以上

女子乙组:36kg、40kg、44kg、48kg、48kg以上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和教练员各1名,运动员共20名(其中男子12人,女子8人)。各年龄组别报名参赛不得超以下人数:男子甲组6人,男子乙组6人,女子甲组5人,女子乙组5人,各组每个级别限报2名。

(二)资格要求:

1、运动员年龄规定:

男、女甲组:必须是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出生者。

男、女乙组:1998年以后出生者。

2、市体校队员符合规程规定参赛年龄者,均可代表原单位参赛,占名额,但不参加集训。

3、各单位必须自行为运动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手续,无人身意外保险证明者不得参赛。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队员参赛不得超过2人(报名人数10名以下只能参加1名。报到后外地务工子女及引进运动员统一进行骨龄检查,骨龄大于实际年龄2岁(含2岁)者,取消比赛资格。骨龄检测费用各队自理。

七、竞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举重协会审定的最新《举重竞赛规则》。

(二)参赛运动员第一次试举重量另定

(三)运动员上场必须穿举重服比赛。

(四)比赛采用“1公斤及1公斤的倍数”加重法。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名次:每级别均取前六名,不足6人(含6人)按实际人数录取,并按7、5、4、3、2、1计分。

(二)团体名次:根据总成绩每级别取前六名,按各队各级别运动员名次得分总和计算,多者名次列前,得分相等者,以第一名多少决定名次数,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九、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的报名单必须采用电脑打印,一式两份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邮编:315000),同时必须发送报名表的电子邮件(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报名表必须经过各县(市)区体育局审查盖章方为有效。

2、报名截止日期为赛前20天,报名表请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www.nbty.gov.cn)下载,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弃权

3、报名一旦报出公布后名单不得更改。

(二)报到

1、各参赛队赛前一天到赛区报到,运动员报到时,必须交验本人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保险公司提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以及县级以上医务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2、各代表队报到时须交纳赛纪赛风保证金1000元。比赛结束后,无严重违纪行为,保证金退还各队。

十、裁判员、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员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二)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一、经费

参赛队每人每天自交基本食宿20元,其他由大会负责。参赛各队车旅费及超编人员费用自理。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排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10月在宁波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排球协会

四、参赛单位: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级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参加办法:

(一)每队可报领队1名,男、女队教练各1名,运动员各10名.

(二)运动员必须备有深、浅两种颜色的比赛服,号码为1—12号

六、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市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七、竞赛办法:

(一) 根据报名后的参赛队数决定(另行通知)

(二) 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2005-2008排球竞赛规则

(三) 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

(四) 比赛场地为18M×9M,男子网高2.10M、女子网高2.00M

(五) 比赛使用少年排球

(六) 决定名次办法:

1、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等0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2、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采用下列办法决定名次

X(总得分数)÷Y(总失分数)=Z值,Z值高者名次列前。

如Z值相等,则采用:

A(胜局总数)÷B(负局总数)=C值,C值高者名次列前。

八、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报到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暂住证、1寸照片两张。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    男、女各录取前六名,不足6队(含6个队)按参赛队数录取名次.

(二)    设 “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三)    对获得前六名的参赛队给予奖励

十、报名与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三)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一、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二、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 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 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田径比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2009年10月在宁波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社体中心

四、参加单位:宁波市市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省级田径特色项目学校、宁波市市级田径训练点。

五、竞赛分组及项目:

(一)竞赛分组

1、甲组(中学组);2、乙组(小学组)

(二)竞赛项目:(男、女同项)

甲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4×100米、110米栏(女100米栏)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男6kg、女4kg)、标枪(男700g、女600g)、铁饼(男1kg、女1kg)

注:男栏高91.4cm,栏距8.70m,起跑至第一栏13.72m;女栏高76.2cm,栏距8m,起跑至第一栏13m。

乙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60米栏、跳高、跳远、铅球(男3kg、女3kg)、标枪(男400g、400g)

注:栏高76.2cm,栏间距7.5m,起跑至第一栏12m,共6个栏。

六、参加办法:

(一)各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

(二)甲组各队可报男、女运动员各5名,乙组各队可报男、女运动员各7名,各队运动员必须是同一传校或训练点学生。

(三)参赛运动员必须凭竞赛证和二代证参加比赛,引进队员凭省注册证和二代证参赛,外来务工子女凭市注册证参赛,无证者不得参加比赛。

(四)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接力可兼项),每队每项限报2人。

(五)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的在籍初中学生和小学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学生。

(六)输送到省级以上训练单位长期集训及以上的运动员不在参赛之列。

(七)各县(市)、区体育局、教育局对报名单中所报运动员的资格要认真审核,杜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报名参加比赛。

(八)如发现并查实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者,取消其比赛资格和所获名次,并通报全市。若发现两例或两例以上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取消其传统项目学校或市级训练点名称。

(九)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引进运动员参赛累计不能超过2人。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市体育局注册确认,引进队员必须在省体育局注册确认。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二)已报名的运动员不得随意弃权,因伤病不能参加比赛者,需由医生出具证明。否则从该校的团体总分中扣除5分。

(三)某单项报名人数不足8人(含8人)将直接进行决赛;800米以上(包括800米)的项目均直接进行决赛。

八、录取与计分办法:

(一)各单项录取前六名,分别按7、5、4、3、2、1计分。

(二)当单项参赛人数不足6人时,减一录取。报名只有一人时,则允许改项。

(三)总团体:根据各队得分总和分别录取初中和小学团体前六名。计分办法按运动员得分之总和,得分多者名次列前;得分相同,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四)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五)根据情况由各队推荐4支(中、小学各2支)“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裁判员名额另定。

九、报名与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竞技体育一栏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三) 各运动队具体报名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竞赛证或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一、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羽毛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10月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江东区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

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比赛项目:

甲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

乙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

六、参加办法:

(一)每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男、女运动员共12名,甲、乙组男、女运动员各3名,

(二)各组年龄规定:

甲组:运动员必须是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出生者;

乙组:运动员必须是1999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三)各组别均不能跨越年龄组别参赛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羽毛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和国际羽联公布的新21分制计分规则。

(二)团体赛:各组6个队以下(含6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决出名次。6个队以上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蛇形排列方法”分成A、B二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第二阶段进行交叉赛,A、B组的第1、2名决1-4名,3、4名决5-6名。

(三)团体赛由三场比赛组成,比赛顺序为单、双、单,半决赛、决赛采用三局二胜制,三、四名比赛和循环赛及其它小组赛采用一局决胜制。每名运动员在一场团体赛中只允许出场一次单打和一次双打。报名不足3人不能参加团体赛。

(四)每次团体赛运动员出场顺序采用任意排名的方法,按规定填写出场顺序表一式三份由领队或教练员签名后,于赛前30分钟将该表递交裁判长,经审查合格后将交予双方,出场顺序表一经交换一律不准更改。

(五)单项比赛采用每局21分,每球得分制,半决赛、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其它轮次的比赛均采用一局决胜制。各组单项比赛均采用单淘汰加附加赛制。

(六)团体赛上场队员必须统一服装。

(七)比赛用球:待定。

八、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省队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符合年龄加计一枚金牌。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九、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暂住证原件、1寸照片两张。

十、录取名次和奖励:

(一)各组团体和各单项均录取前六名给予奖励,分别按7、5、4、3、2、1分计入;各项目参赛人(队)数不足录取名次数时,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录取,分值不变。

(二)团体名次:按各队在团体赛、单项比赛中各项得分总和录取前六名,若得分相等时,以冠军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三)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二)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十一、报名和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  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 三 )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二、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三、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 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 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摔跤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10月份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海曙区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级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比赛项目:

自由式摔跤:

男子甲组:42kg、46kg、52kg、58kg

男子乙组:34kg、40kg、45kg、50kg     

女子组:30kg、34kg、38kg、42kg、46kg、50kg、54kg

古典式摔跤:

男子甲组:41kg、44kg、49kg、54kg、59kg、64kg、68kg、72kg+

男子乙组:34kg、38kg、42kg、46kg、50kg、54kg、58kg、62kg+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教练员各1名,男女运动员共24名(其中男子16名,女子8名)。

(二)年龄规定:男子甲组运动员年龄必须是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出生;男子乙组运动员年龄必须是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出生的在校小学生。女子组运动员年龄必须是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各队每个级别最多限报2名运动员。

七、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摔跤协会审定的最新摔跤竞赛规则

(二)运动员不得兼项比赛

(三)运动员必须自备红、兰两种颜色的摔跤服,如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上场比赛。

(四)各单位运动员参赛级别确认表应于比赛开始前一天的当晚9时前递交大会竞赛组。

八、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省队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符合年龄加计一枚金牌。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九、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暂住证原件、1寸照片两张。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名次,根据总成绩每级别录取前六名(如不足6人)按实际人数录取,按7、5、4、3、2、1计分。

(二)团体名次,根据总成绩每级别取前六名,按各队各级别运动员的名次得分总和计算,多者名次列前,得分相等者,以第一名多少决定名次数,多者名次列前,依次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四)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十一、报名和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  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 三 )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二、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三、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网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2009年11月在宁波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网球管理中心

四、参加单位: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级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比赛项目:

甲组:男、女单打

乙组:男、女单打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男女运动员共12名,其中甲组男女运动员各3名,乙组男女运动员各3名。

(二)年龄规定:

1、男女甲组运动员必须是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出生者。

2、男女乙组运动员必须是1999年以后出生者。

七、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省队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符合年龄加计一枚金牌。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八、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暂住证原件、1寸照片两张。

九、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网球竞赛规则。

(二)单打参赛不足6人(含6人)采用单循环赛制,6人以上比赛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单循环,第二阶段采用单淘汰附加赛,各单位在报名时,应按运动员技术水平高低排列顺序,以便进行抽签编排。

(三)单打比赛半决赛、决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盘比赛均采用平局决胜制,其余轮次均采用一盘六局和平局决胜制,平分后一分决胜制。

(四)循环赛积分,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弃权0分,如相等,则按获胜场次相等的人在该循环中的净胜局决名次;仍相等按净胜分决名次,如上述办法仍无法排出名次,采用抽签决名次。

(五)各组别不能跨越年龄组参赛。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各项均录取前六名给予奖励,分别按7、5、4、3、2、1计分;各项目参赛人(队)数不足录取名次数时,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录取,分值不变。

(二)总团体名次:按各队在团体和各单项得分相加录取前六名,若总分相等,以冠军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四)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十一、报名与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  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三)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二、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三、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 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短式网球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2009年11月在宁波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宁波市网球协会

四、参加单位: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级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比赛项目:

男、女团体、男、女单打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1名,教练员1名,男女运动员各4名,

(二)年龄规定:男女运动员必须是200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

七、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省队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符合年龄加计一枚金牌。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八、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暂住证原件、1寸照片两张。

九、竞赛办法:

1、参赛不足6个队采用单循环赛制,6队(含6个队)以上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蛇形排列方法”分成A、B二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第二阶段:进行交叉赛A、B组的第1、2名,3、4名分别进行交叉淘汰及附加赛,决出各组1-6名。

2、团体赛由三场比赛组成,出场顺序为:第一单打、第二单打和双打。每个团体至少要有三人以上参加,两个单打必须由两名队员出场参赛,并只允许两名单打参赛者中的其中一名兼双打。

3、每次团体赛运动员出场顺序采用任意排名的方法,按规定填写出场顺序表一式三份由领队或教练员签名后,于赛前30分钟将该表递交裁判长,经审查合格后交交予双方,出场顺序表一经交换一律不准更改。

4、单打比赛半决赛、决赛采用三局二胜制和分单元紧跟前场制,其余轮次均采用一局决胜制,比赛采用11分记分制。每局比分10:10时,须有一方连续胜2分为该局胜;12:12时,加赛一分定胜负,获得该分的一方即为胜局方。

5、决定名次的办法:循环赛按获胜次数多少决定名次,如两队获胜次数相等,则按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如三队(对、人)或三队(对、人)以上获胜次数相等,则按以下诸条顺序依次判定名次(在同一轮次的判断名次中,只剩下两个队仍然相等的情况下,按照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决定名次:

(1)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赛中的获胜场数;

(2)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赛事的获胜盘数的百分比;

(3)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赛中的获胜局数的百分比;

(4)该队在本组全部循环赛中的获胜分数的百分比。

(5)抽签。

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胜数÷(胜数+负数)×100%

(六)单打赛制视报名情况另定。比赛采用紧跟前场制,迟到十五分钟作弃权论。

(七)运动员上场比赛服装应整洁,不得穿圆领衫上场。网球与短网不能兼项比赛。

(八)比赛用球:待定。

(九)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短式网球竞赛规则。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团体和各单项均录取前六名给予奖励,分别按7、5、4、3、2、1计分;各项目参赛人(队)数不足录取名次数时,按实际参赛人(队)数录取,分值不变。

(二)总团体名次:按各队在团体和各单项得分相加录取前六名,若总分相等,以冠军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四)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十一、报名与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  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三)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二、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三、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 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 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柔道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2009年11月在余姚市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余姚市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级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比赛项目:

男子组:40kg、44kg、48kg、52kg、57kg、63kg、63kg+

女子甲组:48kg、52kg、57kg、63kg、70kg、78kg–、78kg+

女子乙组:40kg、44kg、48kg、52kg、52kg+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和教练员各1名,男女运动员共20名(其中男子8名,女子12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

男子组:必须是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女子甲组:必须是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出生者;女子乙组:必须是199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校小学生。

七、竞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柔道协会审定的最新《柔道竞赛规则》。

(二)如一个级别的运动员在4人(含4人)以下时,进行单循环决出名次;5人以上,采用单败淘汰制,如一个级别只有1人时,则取消该级别比赛。

(三)参赛运动员自备白色圆领衫、蓝白两种颜色柔道服各一套,参赛柔道服必须干净、大小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得上场比赛。

(四)每单位参加各组各级别人数不得超过2人,运动员不得兼项比赛。

(五)各单位运动员参赛级别确认表于赛前一天递交大会竞赛组。

八、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省队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符合年龄加计一枚金牌。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九、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暂住证原件、1寸照片两张。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名次:每级别均取前六名,不足6人(含6人)按实际人数录取,并按7、5、4、3、2、1计分。

(二)团体名次:按各队在男女各级别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录取前六名,若总分相等,以冠军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四)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十一、报名与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  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 三 )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二、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三、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 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宁波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点)

跆拳道比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09年11月在北仑区举行

二、主办单位: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教育局

三、承办单位:北仑区体育局

四、参加单位: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级训练点(没有省、市级体传校、市级训练点的允许选派一所县(市)、区级体传校参赛)及其它有关学校。

五、比赛项目:

男子甲组:35kg、37kg、40kg、43kg、47kg、47kg+

女子甲组:30kg、33kg、36kg、39kg、42kg、42kg+

男子乙组:30kg、33kg、36kg、39kg、42kg、42kg+

女子乙组:28kg、30kg、32kg、34kg、36kg、36kg+

六、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和教练员各1名,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各10名。

(二)运动员年龄规定:男、女甲组:必须是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出生者;男、女乙组:必须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出生的在校小学生。

(三)各队每个级别最多限报2名运动员。

七、竞赛办法

(一)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跆拳道竞赛规则》。

(二)如一个级别的运动员在4人(含4人)以下时,进行单循环决出名次,5人以上采用单败淘汰制,如一个级别只有1人时,则取消比赛

(三)每队参加各组各级别人数不得超过两人,并不得兼项比赛。

(四)参赛运动员必须自备圆领衫,参赛必须穿跆拳道服出场比赛。

(五)各单位运动员参赛级别确认表应于赛前一天当晚9时前以书面形式递交大会竞赛组。

运动员条件:

(一)运动员必须是思想道德好,作风正派,文化课成绩合格,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的在校小学生

(二)省队运动员不在参加之列,符合年龄加计一枚金牌。

(三)坚决制止冒名顶替等资格作假不正当手段,如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并由教育局、体育局通报批评。

九、资格认定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运动员比赛时需提供本人第二代身份证、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

(二)如参赛队有外来务工子女必须在比赛前20天,到市体育局训竞处注册,注册材料需提供义务教育卡原件、户籍证明原件、暂住证原件、1寸照片两张。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个人名次:每级别均取前六名,不足6人(含6人)按实际人数录取,并按7、5、4、3、2、1计分。

(二)团体名次:按各队在男女各级别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录取前六名,若总分相等,以冠军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三)设“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四)本次比赛设立一定的奖金。

十一、报名和报到

(一)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格式打印报名表、运动员登记表(一式二份盖公章,),于赛前20天寄宁波市体育局训竞处(宁波市解放北路91号, 邮编:315010,联系人:顾飞舟、  孙博,联系电话:87186134), 同时必须发送报名文件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地址:sunbsport@163.com) 逾期报名(以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

(二)报名表和运动员登记表到宁波市体育局网站下载,网址:www.nbty.gov.cn

( 三 ) 各运动队具体报到时间和地址由承办单位另发补充通知.报到时应交验宁波市运动员参赛代表第二代身份证、注册证、健康证明、义务教育卡、保险证明,以上证件缺一者不得参加比赛,且一切经费自理。

十二、裁判长、仲裁委员会由市体育局统一选派。

十三、经费及其他:

(一) 参赛运动队一切经费均自理,食宿自行安排。大会将在赛前向各队提供酒店供参考。

(二)      本规程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三) 本规程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