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的人(上)
一
宁海,每天清晨和下午,在东方阳光浴场通往杜鹃山顶的公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个戴着头盔和手套的骑手在山道上蹬自行车的身影。“这条线路是省内的一条标杆,练车的最佳地点,30分钟冲顶,说明体力不错,中等水平;25分钟,有一定能力,可以参加县市级的小型比赛了,所以很多上海、嘉兴、杭州的骑手都会来这里一试身手,算是给自己的一次考试。”说起这个,钱路是如数家珍,“至于宁海本地高手,象石江军、王志、刘其江在大概23分钟的样子,女骑手青蛙大概也可以骑到25分钟之内。”
从外形看,身高182,体重近百公斤的钱路怎么看也不像个骑自行车的,他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网名——二师兄,而朋友们会亲切地叫他“胖子”。然而就是他,不但见证了宁海单车一路上的成长,而且是宁海单车竞技不可缺少的人物——后勤保障。2009年,他的发小,也是圈内很知名的单车技师“小单车”,因为工作需要天天骑车上班,骑了一个星期后,兴奋地告诉他:“骑车是一件很过瘾的运动,你也买一辆车,咱们一起玩。”他的回答是:“别想不出了,那是中小学生玩的东西。”当然,最后友情还是战胜了这种对自行车的鄙夷,他骑上了车,而且从此就爱上了这项运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误入歧途、欲罢不能、越陷越深”。
钱路玩单车纯属自娱自乐。但是绝大多数的骑手骑上一段时间后,总想挑战一下自我,证明一下自身实力,就会去参加各地俱乐部举办的一些小型赛事。不少人,在与高手的对抗中,一下子感觉到巨大的实力差距,也有一些人因为准备工作的不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看着一个个朋友兴奋而去,失意而归,不少人因为心灰意冷从此从这个圈子消失了,钱路开始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二
“再也不玩自行车了,回家就把车卖了。”当一阵阵剧痛袭来,躺在120救护车上的王金台心里有了这个强烈的念头。那是今年5月19日的象山“甬南杯”西周山地自行车爬坡邀请赛,当她的车子骑到一个90度的急转弯时,因为减速来不及,她的人和车子重重地撞上了桥栏杆。懵懵懂懂从地上爬起来,她一时没感觉到疼痛,只是看着一股自行车的洪流从身边掠过,竟然还跟着观众喊了两声“加油”,然后就被满脸急色的医护人员扶上了救护车,来自右臂钻心的疼痛开始发作,疼得她浑身冒虚汗。那时,她发誓她会永远远离自行车
王金台看上去非常单薄,戴副眼镜,甚至会给人一种很文弱的印象。她有一个更加响亮的网名“青蛙”,只有浙江的骑友圈内人才知道这幅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怎样的能量,她被称为“业余界里的专业选手”。作为宁海骑行族里不多的一位女性,青蛙一共买过三辆自行车,2009年,喜欢旅游、徒步、登山的她发现了一个新群体——“动力单车俱乐部”,群里的成员经常组织去周边的乡镇和县市骑游,她就买了一辆入门级的山地车,开始了她的骑行之旅,晚间结队到公路上进行二三十公里的夜骑,周末去登山步道挑战各种颠簸的路面,直至去天台、奉化、象山进行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长途跋涉,单车旅行让她体会到用一种全新的频率和视角观察旅途的风景,而俱乐部里团结、互助、共享的氛围也深深地吸引了她。
2011年,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术都出类拔萃的她被俱乐部的同伴们推荐去天台县雷锋乡参加爬坡赛,初出茅庐的她第一次参赛就取得女子组第十名的成绩,而比赛现场激情涌动的气氛也感染了她。全国各地车友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往往离不开单车,关于各种单车的综合性能、改装知识、高手的单车技巧之类的话题,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单车无论是车重还是齿比都不适合正式比赛,该换辆车了。
自从起了买新车的念头,她的生活方式经历一个很大的转变,想出门旅游的时候,只能骑上单车去附近的地方转转,偶尔陪朋友逛街也是属于“window shopping”,看见漂亮的衣服只能咬咬牙暗自叹气。终于,在几个月后,她拥有了自己的一辆专业比赛级“崔克”山地车,她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的骑友会这么一本正经地把自己的自行车称作“爱车”,而不会觉得有丝毫的肉麻。
每次骑行或者比赛回来,她总会不顾全身的疲惫,先把她的车子仔细地冲洗、擦拭、晾干、上油,然后试骑几圈,确认没有丝毫的问题,然后才把车子从一楼扛到五楼家里,才想起来要洗澡换衣服。而这辆车子没有辜负她的细心照顾,陪伴着她一连获取了2012宁波单车网箭峰爬坡赛和奉化箭岭山地越野赛的女子组第一名,以及宁波市第二届西周蒙顶山铁人三项挑战赛的团体冠军和个人第二名。
。
三
钱路总是比青蛙还要早知道比赛的信息,在收集到赛事信息后开始通知宁海的骑友,然后帮助他们上报个人资料和体检证明。比赛前的车辆安排,订房间,比赛车辆装车,试线,赛前的检录,车辆检查,赛事中的跟队和收尾都是他的工作。当进行的是两天或三天的赛事时,经常是骑手一回房间就洗澡休息,他往往要做车辆保养,装备整理,并为第二天的赛事做准备工作,忙到很晚,尽心尽责地做一个称职的全程保姆。对于喜好美食和喝上几杯他来说,唯一的遗憾是因此而一再错过了当地的各色美食。
最难做的工作是赛后的心理疏导,总有一些骑友在过去的小圈子里实力超强,但是面对强手的压倒性优势,那种感觉简直可以用心理创伤来形容。如何安慰他们,尽量让他们不要远离这项他们曾经心爱的爱好,是钱路最苦恼的问题。幸好他有良好的亲和力,又是个制造气氛的高手,大多数赛场失意的骑手,经历了种种心路曲折以后,总能及时调整心态,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做一个竞赛型的骑手,也可以做个服务型的骑手,为刚入门的骑手做技术指导,或者和他一样专门做后勤保障,同一个团队,不同的分工,只要心态放好,照样能发现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没有团体活动安排的时候,钱路有时会跨上自己的单车,到附近的乡镇单刷一趟。他还是更喜欢休闲骑,没有来自比赛的压力,心无半丝牵绊,在明净的山光水色中滑行,迎着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尽情感受骑行给自己带来的愉悦。
四
手臂脱臼后打着石膏的日子里,虽然不时回想起过去和骑友们踩着单车纵横在乡野的片段,比赛时那经历的一个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场景也不时掠过她的脑海,然而一想起受伤时的那一幕,王金台觉得自己还是要跟赛场说永别了——毕竟,有不少单车选手受伤后不但告别了赛场,甚至看到单车还会有恐惧感。有时,她会摸摸立在墙边的“崔克”,心中会有一丝伤感,象摸一匹日渐老去的战马,虽然曾经发过誓要卖掉它,然而心里却有千般的不舍。
一周以后,一直关心着她的伤势的骑友们跟她告别,要出门去参加四明山鹿亭爬坡赛,过去一直是共同进退的队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离别,气氛微妙,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临到分手,她忍不住脱口而出问了句:“要不,我去帮你们做后勤补给工作?”
熟悉的赛道、熟悉的笑脸、每个碰到她的骑友都关心她的恢复情况,只不过她已不是赛道上蓄势待发的选手,而是后勤车上的辅助人员。然而,当哨声响过,轮胎摩擦赛道的沙沙声传入耳朵,穿着各色鲜艳骑行服的骑手飞快地划过路面,她感觉到一种久违的激动。“我喜欢风吹过脸庞的感觉”。——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这样说过,那一刻她想起了这句话,也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爱上骑着单车追逐远方的地平线。
伤势恢复还不到一个月,王金台就恢复了训练。一个月后,她又拥有了另一辆战骑——“崔克”马动3.1公路车,虽然是一辆二手车,加上改装费还是花了她几个月工资,如今在她的房间里两辆自行车并排静静地立着,似乎随时等候主人的召唤。
2013年10月27日,第五届环绍兴自行车挑战赛,全程240公里,最高海拔800米,累计海拔爬升1600米,青蛙用时9小时16分10秒,名列女子组第二。
该开始的时候,该结束的时候结束,不想通过比赛得到什么,也不想为自己证明什么,人生的不同阶段总要经历不同的事情,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并不容易,至少我现在能感受到骑行的愉悦,享受比赛的激情。看惯了骑手进入这个圈子,又退出这个圈子,青蛙现在对于骑行的态度非常超然。
骑自行车的人(下)
一
2008年,当鹏鹏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每逢周末从宁波回家,他总是趴在车窗上,急切地搜索窗外那些骑行者的身影,鲜艳的骑行服、头盔、手套和脚下形态轻灵、线条优雅的坐骑,心里非常艳慕和向往。他总是想,要是我也这样一身打扮,骑行在宁海的大街上,不知道会招来怎样的侧目?
如今他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这样穿着出去,和他一起的是相同打扮的一群人。在白天,他们是教师、工人、企业主或者是发型师,但是夜幕一旦降临,穿上骑行服,他们就是骑行者,也是急速梦之队的一员。
鹏鹏是这个群的群主。最近几年他总是会在骑行途中碰到三三两两的骑行者,这让他产生了成立一个西店本地单车群并结伴骑行的想法,并在去年6月建立了这个群。快乐小鱼、毛胡子、仇学飞、竺小赛、小语,不断的有人加入。只要天气允许,他们都会组织夜骑,在夜色中,抛开生活中的琐碎和纠结,骑行在西店附近的乡野和村落,感受晚风、灯火、犬吠和市声,骑行把这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也开启了他们的第二人生。
2012年11月,他们开始了建群以来的第一次长途跋涉,从宁海到杭州。早上6点出发时开始的欢声笑语到了上虞路段就开始沉默,疲劳开始侵袭他们的情绪,只有在同伴的低声鼓励下才坚持着没有放弃。晚上10点多,车到萧山,平时早睡早起,生活极有规律快乐小鱼开始打瞌睡了,那一刻,他最渴望的就是一张床和一条舒服的枕头,但是同伴们的兴致因为已经接近目的地而再次高涨起来,他咬牙坚持着继续前行。午夜12点,车子接近钱江三桥的时候,杭州的午夜灯火在眼前次第展开,他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蹬车的脚步,杭州,越来越近了。滨江路边,午夜后,四位车友举着各自的单车纵情欢呼、拍照留影的那一幕,是他们终身难忘的忘情时刻。
说起那一次征程,被车友们称呼为“大叔”的快乐小鱼,总是念念不忘,没有亲身经历过,你很难感受到长途骑行的艰辛,更难以体会到到达终点那一刻的满足和狂喜。所以,他最崇拜的人,是石江军,那个完成了一系列传奇旅程的西店人。
二
2010年,宁海——青海湖;2011年,宁海——八达岭长城;2012年成都——拉萨川藏线;2013年,宁海——海南,然后是海南环线。这些旅程,石江军都是在他的单车上完成的。
在成为骑行一族之前,石江军生活的半径很小,上大学的时候到过上海和江苏,工作后宁海也只到过西店、梅林、深甽和城关,工厂的工作非常繁忙,下班回家上上网或者玩玩游戏,两点一线的生活过得波澜不惊。有一天,这种单调的生活被偶然浏览到的一则新闻打破了,66岁的德国男子海因茨·斯图克自1962年开始骑行生涯,在44年时间里骑车穿过了211个国家和地区,总行程长约53.9万公里。他开始思索是不是该趁着年轻,做些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这样老了以后至少不会后悔,为了自己没有选择一种更有挑战性的生活方式。
最初,石江军是一个人骑行,第一次“长途”骑行宁海——白溪水库短短的路程,居然迷路骑到水车去了,来回一共花了一整天。孤身上路的滋味并不好,加上一再的迷路,让他觉得迫切需要加入“组织”,从最早的“70码”,到后来的“动力单车”,石江军和“小单车”、“童话”、“青蛙”、钱路、王志这些宁海的车友结下了深厚和持久的友谊。
2010年8月3日,经过一年半的准备,石江军开始了期待已久的青海单骑之旅。每日骑行150多公里,一天平均骑行9到10个小时;高温酷暑,每天要消耗8瓶水;风沙、迷路,前路总有未知的困难在等着他。在大别山,他碰到了连续五六个小时的爬坡,让他第一次对这段旅途产生了绝望的感觉,完全是凭着对完成梦想的信念的支撑,才让他没有放弃。当最后来到山顶,他回看身后蜿蜒几十公里的上坡路,不由得豪气顿生,对自己说:“石江军,你真是好样的。”
自言自语是那段旅途里他排解旅途孤独感的方法,与身体的磨砺比较起来,精神上极度的单调是一种更加难以忍受的折磨。当遇到一片好的风景时,他会停下车来,进行一段对话。
“石江军,这里风景不错,下来拍一张吧。”
“好的,不过我照相技术不太行,不知能不能拍好。”
然后拍照。
“技术果然不行,拍得这么差,跟阿江比较起来差远了。”
“是的,是的。回去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这张就将就着看吧。”
当青海湖的一湾碧水出现在蓝天白云下的那一刻,石江军的心里有兴奋、有激动、甚至还有一丝委屈。圆梦了,几个月来省吃俭用,连续工作五个月才攒下这个假期,一路来的艰辛,还有沿途有些人看他怪异的眼光,和这一刻的满足感比较起来,都值得了。
三
小语来自福建霞浦,2005年来到宁海,一直从事着美发行业。发型师的工作需要经常待在店里,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即使有个休息天,也就是睡个懒觉补充一下睡眠就过去了。工作中总有一些烦躁和焦虑需要排解,他有时会在下午五点多顾客最少的时候,骑上单车去附近兜上一圈,解一下压。
有一天,隔壁修车店的老板介绍他加入急速梦之队这个群。从此,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参与群里组织的骑游活动,随着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他有时会和快乐小鱼和毛胡子等几位年纪比他大上一茬的群友小酌上几杯,谈谈骑车以外的话题。无论是分享一些人生经验,或者提出一些在职业发展上的忠告,都让他非常感动,孤身在外这么多年,虽然因为工作关系也有不少朋友,但是知心到能够说这些话的,确实不多。没有功利目的,没有其他企图,纯粹因为爱好而培育起来的友情,小语格外珍惜。
除了风景,仇学飞更喜欢看世俗风情,人间百态。作为很早就加入极速梦之队的骑友,他参加了群里组织的大多数骑行活动。他曾经看见一个阿姨推着一辆电瓶车翻山越岭,车上载着两个煤气钢瓶,只是因为去另一个地方每瓶煤气可以便宜五元钱;他也曾碰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玩飙车,拼命要追上他们,结果蹬断了自行车链条;也曾因为骑车骑得疼痛难忍,要买条卫生巾垫垫,却因为骑友都是大男人,谁都不好意思进店开口买,结果一路笑闹着推了三个小时的车。
作为一个从学校到工作,鲜少接触社会的80末,单车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世界。骑车的人都是朋友,只要见到,总会互相热情地打招呼,休息的时候聚在一起聊聊,临走挥挥手告别,也许从此不会再相遇,却真切地留下了一段美好回忆,他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如今,他自己开了家酒吧,他觉得这也许是更适合他的职业。
四
川藏线沿318国道从成都至拉萨,全程2154公里,沿途有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山2座,超过4000米的高山9座,沿途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是国内外单车骑士的终极追求目标。
2012年7月,石江军踏上了这条路途,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小单车”。他负责线路的安排,而“小单车”负责财政和后勤,这是他们一年前骑行到八达岭长城就确立的分工,而共同骑行的经历也让他们的友情更加稳固了。
第七天,雅江——119道班,连续32公里的爬坡,垂直上升2000多米到达4659的剪子弯山,高原反应开始显现,胸闷、流鼻血、焦躁,两人的情绪开始出现反常,一边蹬车,一边争执到底是不是已经错过了119道班。这时,石江军的后轮爆胎了,两人只好下车,动作默契地一个递工具,一个卸轮胎、查找漏气点、补胎,时不时还拌上几句嘴。当收拾停当,他们的情绪也平复了,想起刚才两人孩子气的举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陪伴和一人独行的感觉完全两样,虽然川藏线难度要远远大于青海之行,但是石江军还是觉得这次骑行的经历要轻松愉快很多,即使连续遭遇几次冰雹,喝了酥油茶的身体爬起5000米的高坡也不会有明显的疲惫感。
不久,他们就和一支来自广西的车队合流,素不相识的两群人开始互相照顾,有危险互相提醒,有困难一起解决。作为一个优秀的单车技师,小单车及时发现了对方车队中的几个车辆问题,包括一个断链的危险——这样的行程,考虑负重没人会准备备用链条,断链就意味着放弃剩下的单车之旅。虽然最终广西的车队8人中只有2个人和他们骑完了全程,但是他们的友情一直持续到今天。
当车子到了林芝的时候,满山遍野的杉树林、松树林、杜鹃和刺莓,这个西藏江南的风光,让他恍惚觉得回到了宁海。他想家了。从第一次瞒着家人出门远行到现在出门家人只是叮嘱一句“怎样出去,怎样回来”,石江军现在每次出行隔一两天就会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而且尽量找一些愉快的话题谈,对亲情、友情,过去性烈如火的石江军越来越懂得如何细心地去维护。
五
晚上7点钟,钱路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搜集资料,帮助一个单车爱好者的技术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同一时间,青蛙在体育馆田径场的跑道上正在跑今天晚上的第23圈(总数40圈),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体能储备;石江军还在工厂上班,不过下班后他会骑他的自行车回家,除非出远门,他从来不用其他交通工具,而他的单车总里程已经超过4万公里;而几十公里外的西店,急速梦之队的七个骑友也即将启程开始他们的夜骑之旅。他们,还有更多的骑友都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自己的骑行故事。
骑行,不仅是空间之旅,也是心灵之旅。在这个信息超载的社会,骑上单车,进行一段旅途,对话自然,对话内心,也许可以抛开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浮光掠影,检视内心,探索指引生活的真正价值和力量,发现直达本心的纯真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