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群众体育

运动宁海之我们的羽毛球上

发布时间:2013-12-16 00:00  |  点击率:   |  来源:
宁海县体育局
 

  

我们的羽毛球(上)

打了十几年的羽毛球,打到魂不守舍的状态,对小林来说只有一次。那是2009年的121日,他正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旁边有两个女孩一边看他打球,一边不停地窃窃私语,不时还捂着嘴巴偷笑。匆匆结束一场球,他直接走到其中一个女孩面前,笑着说:“我没有32岁这么老,我只有28岁。我叫小林,朋友们都叫我木木蛋。另外,我身高已经达到了162”。

小林的名字那个女孩已经听说过,酷爱打球的她,有时被球友问起要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她总是说,必须要喜欢羽毛球,这样至少两个人有共同语言,最好水平比我高一点。有球友说,那找小林好了,他人好,球也打得好。

大学毕业之前,小林是浙江工业大学羽毛球队的队长,在选择留杭还是回宁海的问题,他曾经犹豫了很长时间。无论是羽毛球场地、设施和技术水平,杭州都是远远优于宁海。但是在当时的腾飞羽毛球俱乐部打过几次球以后,他明显感觉到,宁海球友之间,没有大城市那种壁垒分明的戒备感,生活、家庭都可以作为交流的话题,打球之余,还可以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这种感觉,他喜欢。2006年,他回到了宁海。

恨不得一周能打上八天球的他,没有其他爱好,工作之余,时间都泡在球场上。学院派的规范动作、华丽打法和灵巧的步法,让他又获得了一个“木木蛋”的绰号,并逐渐成为宁海羽毛球新生代的代表人物。都说羽毛球场是爱情故事高发地带,对这一点,现在的他深信不疑。

2010,那个后来被球友叫做小糖豆的女孩和木木蛋结婚了,他们的婚礼主题就是“转角羽到爱”,他们的婚纱照有羽毛球系列,他们的请帖是羽毛球赛门票样式,给他们证婚的是木木蛋大学时的羽毛球教练,宣读贺词的是好运羽毛球俱乐部主席邬骏华。

搬几块水泥砖,支上自来水管,安上球网,初中时邬骏华在宁海中学就是这样开始打球的,距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因为杀球猛、弹跳好、速度快,他一直作为宁海的羽坛一哥称霸宁海多年。霸气、凌厉还有伴随着比赛过程的吼叫声是他赛场标志,为此不仅得到了一个“叫兽”的绰号,还曾因此在一次比赛中被裁判警告不得恐吓对手。

赛场之下,邬骏华却是完全另外一副形象,随和、开朗、爱说笑话、能跟任何年龄的人打成一片,同时他又是所有球友调侃的对象,球友都会叫他的绰号“白眼”,他丝毫不会介怀。

邬骏华为什么会有个“白眼”的绰号,至少有三个版本的说法,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有一次比赛他一连打了六七个球都发挥失常,导致看球的人忍不住大声提醒:“白眼,人家是左撇子。”从此,白眼的绰号就传开了,大家在拍照的时候都有意识地拍他的眼神,一旦拍到睥睨对手的照片就晒到网上,久而久之,很多人认为他打球的时候就是这种眼神的。

更广为人知的是曾经受过他指导、点拨的球友都会自称出自“白门”,因为看见好的球手,邬骏华就会忍不住上前鼓励、夸奖几句,看见大叔、阿姨打球的动作不规范会导致运动损伤,他也会去提醒、纠正,所以到底有多少人受过他的点拨真是个无法统计的数字,据说正式能得到他承认的就有三十多个,年龄从十一二岁到五十几岁的都有。有时师兄弟们坐在一起,争论起到底谁是大师兄,邬骏华会想一想,然后说:“我也想不起来了。”

好几次坐飞机过安检的时候,面对安检人员好奇的目光,邬骏华总要耐心地做出解释:“这个是羽毛球拍,这个是羽毛球,一共是6个。”走到哪,打到哪是他一贯的风格。无论出差到哪里,他都要逛逛当地的球馆,会会当地的高手,结果每次出差都要穿插几场羽毛球联谊活动。

正是为了让宁海各种水平和年龄段的球友都有一个交流切磋的场所,一起玩球,新手也不会因为水平差找不到球伴而产生疏离感,2006年邬骏华成立了腾飞羽毛球馆,接着是后来的华山、星海、好运。在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球馆的同时,还要运营自己的广告公司,有时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邬骏华甚至起过几次放弃的念头。随着宁海打羽毛球的氛围越来越好,球友队伍越来越壮大,尤其是80后的迅速成长,如今好运俱乐部管理的责任,更多落到了大林、花鲢、棒棒糖、木木蛋等一批球友的身上。

这些年轻人没有辜负他的信任,除了组织比赛,聚餐、远足、旅游,俱乐部的活动很丰富多彩,也把他“走到哪,打到哪”的风格发扬光大。绍兴、丽水、江西,无论哪次出门远行,一人一个球包,到了目的地,除了游山玩水,总要和当地的羽毛球好手打一场交流赛,似乎只有这样,他们的这次旅行才算完整。

从曾经的头号战将,到教练,到现在的俱乐部,邬骏华如今更多扮演的是个“知心大哥”的角色,相交多年的球友,不管是不是白门弟子,碰到了感情纠葛、家庭变故或者职业抉择,都会找上他谈谈心,不为寻求指引,似乎和他倾诉过了,心里就多了份宽慰。偶尔,有外地的高手来到本地的球馆交流,球友们会要求他披挂上阵,而他,只有在穿上比赛服,握起球拍的那一刻,才会一扫人畜无害的气质,散发出凌冽的杀气。

跟邬骏华一样,木木蛋也曾经创立过“木门”,不过招收的都是女弟子,关门弟子就是小糖豆,随着他们转为情侣关系,这个门派也就从球坛上消失了。小糖豆记得热恋的时候木木蛋曾经信誓旦旦地说过:“让我们成为宁海最好的混双组合。”,如今,说到这个话题,木木蛋会回忆一阵,然后说:“我说过这样的话吗?”

随着结婚、生孩子、带孩子,小糖豆打球的时间少了很多,只是偶尔忙里偷闲可以到球馆 “解解馋”。俱乐部之间的比赛她有时会作为队员出场,从她给自己起了个“炮灰豆”的绰号来看,对她来说,成为一个高手的梦想暂时搁置了。不过,她的高手梦还没有破灭,每次碰到邬骏华,她总会亲热地叫“师父”,如今,她也算是白门弟子了。

现在,他们的女儿豆豆更是继承了父母对羽毛球的痴迷。即使身高和羽毛球拍差不多,豆豆也要每天去球馆报个到,溜达几圈,走之前和每个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说拜拜,不然即便是困到眼睛睁不开,她也要挣扎着去球馆,坐会儿板凳才安心回家。

天天在球场上看球,和好运俱乐部的黄豆、宝宝、俊俊、棒棒糖这一批球友混在一起,小糖豆发现每一个打羽毛球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有的从襁褓之时就被人带到羽毛球场;有的跟她一样,因为羽毛球相遇相知,最后组成家庭;当然,也有很多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故事。球友们性格开朗,又都是性情中人,喜欢把自己的种种趣事和糗事讲出来和大家分享。

陆陆续续地,小糖豆开始在文峰论坛的《快乐羽毛球》版块发布帖子,不仅记录他们的俱乐部、他们的球队的比赛故事,也穿插一些麻辣消息和情感纠葛,采用戏说的手法,使用了大量武侠、穿越剧情的桥段,文本率性而大胆,尺度非常开阔,上到羽协主席,下到小师弟、小师妹,都成为她调侃的对象。

“世界就这么大,有的人进来了,有的人就要出去。”小糖豆觉得,对于外人看来,那些狂热的羽毛球爱好者的圈子相对比较单调和封闭,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却有不为人知的精彩和感动。她的文字和图片不仅是为了记录他们曾经共同经历的这段羽毛球岁月,也是一种致敬,对他们终将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