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届智力运动会于7月15日至30日在丽水举行。这场为期半个月的智力角逐,吸引了全省11个地市和9个省级行业体协为组团单位参加比赛,共计有运动员1617名,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和工作人员总数达到2000余人。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五子棋和桥牌“五棋一牌”62个小项共产生了62个冠军153块金牌(含团体赛,一冠多金)。宁波市体育局(体育总会)派出了由市象棋协会、围棋协会、桥牌协会和舞弈五子棋俱乐部组建的宁波代表团,共派出147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6个大项62个小项的比赛,共取得了19个冠军(40块金牌)、11个亚军(18块银牌)、7个季军(8块铜牌),金牌数、奖牌数和总积分均位列全省第一。
智力运动是智慧与艺术的结合,在保持竞技体育精彩对抗的同时,使“体育”的涵义变得更加丰富、完整,看似轻松的对局却蕴含着无穷的变化和人类文化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此次,宁波代表团在浙江省首届智力运动会上取得佳绩,得益于宁波“名城名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利益于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社会组织对于智力运动项目的统揽布局和重视支持,利益于宁波运动员、教练员的团结协作和奋勇拼搏。一方面,宁波智力运动开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运动氛围。宁波是被誉为“黑白世界的诺贝尔”、“20世纪中国围棋之父”的应昌期先生故里,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智力运动氛围深厚,全市经常参与智力运动的人数超过十万人,涌现了励娴(象棋大师)、邱东(象棋大师)、戴离离(国际级国际象棋裁判)、王亦民(围棋七段)、包家恩(浙江省“棋王”)、忻国芳(桥牌特级大师)、俞承忠(桥牌特级大师)、王雯菲(桥牌世界冠军)、范诗豪(五子棋世青赛冠军)、娄琼文(五子棋世青赛冠军)等一批名将和高手。另一方面,宁波智力运动推广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踊跃的良好工作格局。体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智力运动,将此作为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展示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平台和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抓手。智力运动相关社会组织凝聚了全市顶尖的智力运动人才,在基层培育建设了一批特色学校和训练点,并形成了常态化的赛事选拔体系。如:市象棋协会首批共培育建设了16个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幼儿园、村);宁波市象棋甲级联赛、宁波市青少年五子棋锦标赛均已历经九届,宁波市围棋段位赛至今已经举办61届;桥牌、全国棋牌运动推广基地、全国象棋竞赛训练基地、全国桥牌竞赛训练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平台相继落户宁波;2010年首届亚洲杯桥牌锦标赛在宁波举行,公开组为"宁波杯"女子组为"慈城杯"并获得永久冠名;市桥牌协会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围棋协会副主席杜竹欣个人出资组建宁波疏浅围棋俱乐部,由古力、檀啸、朴文垚等世界冠军领衔,在全国城市围棋联赛中屡创佳绩;“宁波华文汉字棋研究院院长任志甫发明的汉字棋、太极牌、节气牌等也得到了广大智力运动爱好者的认可。据初步测算,全市智力运动相关赛事年参赛人数逾万人,相关培训和服务总量超过1000万元。
世界智力运动会弘扬“文明有源,智慧无界”的理念,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国界,在碰撞中交融,促进整个世界的交流合作和协调发展。世界智力运动会与奥运会在同一年份在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举行,每4年一届。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于2008年10月3日至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于2009年11月13日至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将于2019年11月在浙江衢州举行,比赛将设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五子棋、国际跳棋6个大项,宁波作为计划单列市将直接组队参赛。市体育局(体育总会)将以此为契机,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体育部门的职能优势,团结带领相关协会,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深化与宁波大学、宁波教育学院等高校的合作,补齐各智力运动项目发展相对不平衡的短板,致力于智力运动人才的培养、各类赛事的组织和相关产业的培育,为宁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深厚的智力运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