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霓主持召开全市体育系统贯彻落实宁波奥运全运健儿凯旋总结表彰大会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部署会,及时传达学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局机关全体干部、各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宁波奥运全运健儿凯旋总结表彰大会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宁波体育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支持,使全市体育战线工作者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必将对推动宁波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特别是彭佳学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市体育工作和体育事业发展成效,高度赞扬竞技体育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取得的瞩目成绩,并提出了弘扬体育精神激励奋发奋进、建设体育强市推动共富先行的新要求,为推动体育强市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要求,全市体育战线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全面领会精神实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切实将激励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热情,时刻保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状态,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争先创优,奋力扛起“重要窗口”模范生使命担当,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作出体育更大贡献、彰显体育更大作为。
会议强调,要围绕重点、狠抓落实,找准推动体育强市建设的突破口,做好赛事举办、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改革“六篇文章”,切实推动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要办好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城市展示窗口。全力办好杭州亚运赛事、国际排联大奖赛和锦标赛等大型赛事,加强场馆设施的运行维护、风险排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赛事安全监管、备战参赛等各项工作,确保赛事活动精彩圆满。积极申办大型综合性赛事,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完善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软硬件支撑。充分利用宁波滨海特色优势,借助承办杭州亚运会“两帆项目”和沙滩排球项目比赛的东风,积极开展帆船、帆板、赛艇等水上运动,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赛事品牌。
二要发挥竞技体育优势,擦亮冠军之城名片。积极备战杭州亚运会和巴黎奥运会,巩固优势项目,突破重点项目,深入拓展市场化、商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努力在竞技体育赛场再创佳绩、再续辉煌。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推进竞赛体系融合,促进训练、选拔体系一体化。扩大市队校办范围,通过联合办训解决运动员读训矛盾。办好县级体校,提高各级体校办训水平。继续做好市级传校、训练点及高水平基地建设,夯实业余训练基础。加强特色项目学校建设,强化体育特长生招生和训练,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加强竞技体育人才保障,会同人才、财政等相关部门研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引进政策,建立相应评审机制,加大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力度。
三是优化群众体育供给,增添城市生机活力。构建群众身边的高品质运动空间,把体育设施布局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开发。加快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15分钟健身圈建设,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开展多样化健身活动,搭建社区群众休闲运动平台,实现社区体育赛事活动全覆盖。开展全民健身周等活动,举办市级全民运动会,办好迎新年群众健身跑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开设运动康复门诊,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办好“一人一技”全民健身公益技能培训,落实学校体育教育,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建立全民健身指导和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打造高质量体育组织,构建全民健身社会动员和组织机制,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和基层体育自组织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能动作用,广泛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常态化提供市民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
四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强化城市发展动能。统筹全市体育场馆资源,重点优化布局“体育+”板块,推动宁波体育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快速提升。创新体育消费业态,发挥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和消费引领型体育公园。开展宁波市体育名品培育工程,打造“热力宁波”体育品牌,办好运动休闲旅游节、体育消费节、体育产业博览会等特色体育消费活动。加快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港澳台、长三角等城市的合作交流。加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投入力度,实施职业俱乐部奖励政策,助力提高职业俱乐部竞技水平。
五是积极培育体育文化,提高城市精神品格。深入宣传奥运全运精神,讲好宁波故事、体育故事、冠军故事,组织开展奥运明星“为宁波代言”活动,挖掘宁波“奥运冠军之城”的城市精神,谋划宁波体育博物馆,推进世界帆联常驻机构落户宁波,着力弘扬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勇争第一的远大志向、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精诚协作的团队文化”,激励全市人民在奋力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的进程中砥砺奋进、奋勇争先。
六是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提升体育治理能力。深化体育工作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全民健身地图。深化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完善市体育总会治理架构,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构建“体育社团活力指数”,加快构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新格局。优化体育发展营商环境,完善社会力量办体育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壮大体育事业发展力量。推进依法依规治体,完善体育政策制度体系,积极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训练竞赛、健身指导、线上和智能赛事等标准,建立科学完备、门类齐全的体育规范化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