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2月6日镇海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日镇海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面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连日来,镇海体育人积极行动,用逆行、担当和坚守为抗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率先响应,体育场地暂停、启动键先后按
疫情初期,为了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动作为、率先响应,及时按下了全区体育场地(赛事)开放(举办)的暂停键。12月6日上午9时,局竞训群体科及时通过各协会、镇街道发出暂停体育场馆开放和赛事举办的通知;下午2点半,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公众号推送暂停文化体育场馆开放、暂停赛事活动举办的通知。在7日镇海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之前,及时地阻断了疫情在公共体育场馆蔓延的可能性。
8日,为配合镇海区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区的体育场地又适时地按下了转换键。全区各街道、社区内的体育场馆以及学校的田径场连夜布置,绿轴体育公园、中官路文体公园、西大河体育公园、骆驼桥下体育场等体育场地适时变成核酸检测主要场地,场馆管理人员成为检测志愿者,局机关体育人分批参与志愿服务。
一声令下,体育人志愿服务快速上
在“战疫”一线,镇海体育人经历了酒店驻点管理、社区点位管控、三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点志愿服务等工作。一声令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体育人的身影。
“请大家出示身份证、甬行码,保持1米距离,有序排队。” 12月8日早上,区文广旅游体育局的15位体育人在局长冯旭春的带领下奔赴管控区,正在蛟川大创园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做好疫情管控志愿工作。这已经是他们连续工作的第3天了。
“马上收拾简单行装,五点半在指定酒店四季永逸大饭店集合。做好几天不回家的打算。”12月6日下午四点半,梅栋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回家收拾行李,急速奔赴酒店,开展酒店腾空、接管第一批隔离人员等相关工作。
由于疫情突然,征收指令下达时,酒店165间客房还有50%以上的入住。他们的工作千头万绪:一边要清空酒店入住人员,一边要启动酒店硬隔离施工,一边要接管四辆大巴上即将入住的密接人员,一边还在等着防护服等基本物资的到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街道(特勤)、医务和体育干部三方碰面后,马上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分工精准开展工作。三方人员收集信息汇总并及时上报沟通,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形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鉴于硬隔离工程较大(十层每层均隔),合理建议本点位暂缓接收隔离人员。中间有部分人员情绪骚动,他们还要及时安抚相关人员的情绪。九点多四辆大巴在指挥部协调下转运其他点位。随后,工作组就酒店实际情况制订并熟练密接人员的接待入住环节。一直到十二点,才回房休息。第二天硬隔施工结束,开始接待密接人群。8日凌晨,一声令下,他们又出现在蛟川街道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点上。“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局外人”;哪里有需要,体育人就出现在哪里;什么时候有召唤,什么时候就有响应。”梅栋说。
“大家马上集合,打起精神,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来了!”12月9日凌晨2点,区文广旅游体育局的19名志愿者收到通知,迅速清醒,在局长冯旭春和副书记、副局长陈贤虎的带领下,分赴车站路社区和胜利路社区协助开启当天的核酸检测工作。联系采样医务人员、布置核酸采集点位……待核酸检测前期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后,志愿者们有序对市民进行测量体温、扫码登记,做好人员引导工作,维护现场秩序安全稳定。截至目前,共派出14批次22组175人次深入蛟川街道、招宝山街道等各个社区助力开展核酸检测、点位防疫、酒店隔离等支援工作。
“下午有五里牌的300余位村民要到酒店隔离,大家马上收拾行李,3点到位!”12月13日下午2点,陈贤虎接到上级通知,正和4位志愿者在开碰头会。陈贤虎为点位负责人,负责花园大酒店和雄镇大酒店的隔离人员入住、对接、沟通、服务、调度等相关工作。4位志愿者成为了两个酒店的专职“前台”,细心、耐心、用心地为隔离人员做好登记、咨询、帮扶、解释等工作,适时安抚隔离人员的情绪,让他们安心入住。
“你好,大巴车上有两个瘫痪的老人,现在下不来,请求帮助!”晚上9点左右,陈贤虎接到了求助电话。“我来想办法,你们安抚好老人,和她聊聊天。”他马上联系120,当医用担架拿到之后,抬的人员又不够了。他立即穿好隔离服,配合医生,小心地把老人转移到担架,并抬着老人把他安置到酒店房间入住好为止。
“同志,我妈装心脏药的包不见了,她也记不得丢在哪里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志愿者方才晓接到了一位85岁老人的女儿打来的电话。“不要急,我们马上想办法帮你找,你千万不要急哦!药一定会让你妈吃上的。”小方一边安抚她一边记录。放下电话,他马上和驻地指挥联系,通知各个工作小组分头找,在转运车上找、在酒店的各个角落,但是就是不见老人的那个包。“包可以不见,药是一定要送到老人手中的。我们想办法去配。”于是,他又电话联系老人的女儿,想问清心脏药的具体药名。没想到的是,老太太和她女儿都说不清药名到底叫啥。小方强迫自己要冷静,在他的“循循善诱”的启发下,才问出老人的外甥曾帮她配过药。经过一番周折,她外甥终于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把心脏药顺利送到了老太太的手里。“太谢谢你们了,同志!你们送来的是我的救命药啊!”老奶奶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居校隔离,体育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爱
12月6日清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镇海蹦技学校对于31名在校学生实行就地隔离政策,6名老师、教练们住校陪同、管理、保护学生,保证体育苗子的情绪、学习、训练不受疫情影响。接到消息第一时间,校领导马上部署防疫工作,以对全校学生和教职工安全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抓实抓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科学有效、落实到位,全力保障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邱翠兰是镇海蹦技学校的文化课老师。一开始,由于道路管控,到不了学校的邱翠兰心急如焚,时刻记挂着班中的学生。12月8日夜里,接到校长的电话后,她立即整理了简单的行李,独自驱车赶到学校,加入抗疫第一线。事实上,邱翠兰的爱人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奔赴抗疫第一线,女儿也被隔离在学校,一家三口分隔三地。“我们一家三口因为疫情可能要分开很长一段时间,这是从未有过的。每天报一声平安,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祝福!”邱翠兰的家庭微信群中,每天晩上的抗疫间隙,一家人都会平安打卡接龙。 将心比心,邱翠兰知道班上的孩子肯定想家,于是她特意开通了手机流量套餐,每天晚饭过后,让学生和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妈妈,我在学校过得很好,老师每天和我们在一起,晚上就睡在我们旁边,对大家可好了,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吃的零食。”
金莹莹同样是在疫情发生之后,主动到学校照顾孩子们的一名老师。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学生们一起边抗疫,边学习、训练,已经整整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了。“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家陪陪我?”这是女儿在电话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女儿非常懂事,她虽然想念和不舍,但还是大方地说:“我把妈妈借给弟弟妹妹啦!希望抗疫早日成功,妈妈早点回家!”不仅如此,金莹莹还整理了许多女儿的厚衣服送给学生,很多学生自豪地说:“穿着金老师女儿的衣服,我们就是金老师的女儿啦!”
云端指导,体育人各显神通亮妙招
疫情当前,健康体魄是抵御病毒的最佳屏障。区体育部门发动全区各体育协会录制居家健身指导视频,用体育的力量积极抗疫。区蹦床协会录制了“共同抗疫,全民健身蹦起来”的教学视频,供正在创建“国家蹦床运动示范区”的镇海人民学习。体育达人林建民通过抖音等自媒体录制好玩又好做的头颈操,给宅家的镇海居民亮出了居家健身小妙招……12月15日,区象棋协会将在云端举办网络象棋赛等赛事。镇海的体育老师们通过镇海区体育教学研究共生体公众号分期陆续推出居家锻炼指南,供学生学习和锻炼。目前已经推出三期。镇海区各校体育教研组迅速响应,开设线上体育课,自制科学的居家锻炼视频,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抵抗力。
一首《担当》,向体育抗疫者致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了无数在“战”疫一线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舍弃小家的防疫工作者。哪里有担当,哪里就有镇海体育人在发声,哪里就有镇海志愿者的身影出现。
近日,镇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抗疫原创歌曲——《担当》,向防疫工作者致敬。正如歌词中所写的那样:逆行在社区乡村的路上,抚慰每扇窗户期待的目光,奋斗的路上有雨有风浪,仍阻止不了他前行路上脚步的铿锵;疾步在大街小巷的路上,融化每个心灵深处的惆怅,奋斗的路上有冰雪寒霜,仍阻挡不了他航标路上心中的梦想。砺行他心中的那个担当,是为民的使命时刻心中装;勇挑他心中的那个担当,是他那永续不止的初心和梦想……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全民战“疫”,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镇海体育人越是艰险越向前,和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坚信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