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鄞州体育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21-02-16 16:54  |  点击率:   |  来源:
鄞州区
 

日前,从宁波市体育局获悉,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分别荣获“十三五”宁波市竞技体育突出贡献奖、“十三五”宁波市体育赛事突出贡献奖和“十三五”宁波市体彩工作突出贡献奖;云龙镇和潘火街道荣获“十三五”宁波市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宁波东论体育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十三五”宁波市社会力量办体育突出贡献奖。

“十三五”期间,我区体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群众体育有特色,竞技体育有突破,基础建设有进展,组织网络更健全,体育工作精彩纷呈、成效显著。

一、竞技体育

奖牌不断、大量体育人才基地

围绕“市运争先、省运争位、全运争金、奥运争光”的目标,“十三五”期间,鄞籍运动员在国际、洲际、全国大赛中斩获18枚金牌、10枚银牌、5枚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鄞籍运动员吴宇航首次登上奥运赛场,亮相男子200米蝶泳比赛;黄成和楼成泉继伦敦残奥会后,再次出征里约残奥会赛艇和游泳项目;2017年15名运动员入选浙江体育代表团,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游泳、蹦床、帆船等10个大项比赛获1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2018年鄞州运动员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摘得2枚金牌、1枚铜牌;2018年292名运动员代表宁波出征浙江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以41.38枚金牌数和1167.15总分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2019年宁波市第十八届运动会,鄞州包揽金牌、奖牌、团体总分六个第一;2020年,鄞籍运动员陈天宏在冬运会中取得雪车比赛男子四人雪车项目金牌、男子双人雪车项目铜牌,鄞州首次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冰雪项目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目前正在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鄞籍运动员杨倩在2021国家步、手枪射击队东京奥运会最终队伍选拔赛上,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以资格赛634环、决赛253.1环获得冠军,目前在奥运积分榜上继续领跑,同时,她的资格赛成绩平世界纪录,决赛成绩超世界纪录。

鄞州现有2个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个市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3个市级训练点、17个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2个区级业余训练点。2017年,鄞州区成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2018年跻身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行列,全区现有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3所。2017年,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鄞州区实验小学、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入围“全国攀岩特色学校”。“十三五”期间,鄞州累计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241人,其中国家队 、国少队11人,输送量排名全市第一。

二、体育赛事

“培育打造品牌体育赛事”

“十三五”期间,鄞州区文广旅体局以精细化、精致化、精品化为导向,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巩固与发展并重、规模与特色并重的原则,加快培育品牌赛事,积极做好“时尚体育”文章,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与影响力。连续四年承办ATP国际网球挑战赛,获评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年度最佳赛事;圆满承办首届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摘得“龙舟事业突出贡献奖”荣誉;连续三年承办中国国际象棋电视快棋赛;八一广博WCBA主场十二年完美落幕,四年累计举(承)办国际国内大赛超过25项,其中真武魂世界极限格斗联赛、鄞州国际男子网球挑战赛入选首批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

同时鄞州区文广旅体局加快整合区域资源,提升供给能力,以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赛事,2020年初鄞州被确定为“培育打造品牌体育赛事”项目的改革试点地区,这既是对鄞州区文广旅体局近几年大力培育品牌赛事的肯定,也为下一步社会力量办体育赛事指明了方向。航空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等新兴运动顶级赛事相继落户鄞州,世界无人机锦标赛、中国新能源卡丁车锦标赛、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等赛事带来了全新的观赏性和体验感感。2020年的斯巴达勇士赛成为了鄞州探索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有益尝试和完美呈现。鄞州本土打造的 “我们的节日 端午看云龙”龙舟竞渡品牌,入选2020年宁波市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也成为了体育赋能全域治理的典范。

三、体育彩票

连续5年全市销冠

“十三五”期间鄞州区累计销售体育彩票27亿余元。连续五年销量名列全市第一名,鄞州是宁波市首个年销量突破5亿元的区域;累计完成渠道建设271家,提供社会就业人员300余人,渠道总数名列全市第一名。鄞州区连续获得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宁波市体育彩票销售“突出贡献奖”。

四、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开辟亮点体育新地

1.潘火街道

“十三五”期间,潘火街道投入800余万元财政资金,着力破解辖区居民“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努力构建居民10分钟健身圈。开辟“体育+公园绿地”,利用辖区紫郡公园、河滨公园等绿地,建设公益篮球场、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让公园绿地成为居民锻炼的一大去处;开辟“体育+桥下空间”,利用部分高架、高速桥下空间等“金边银角”,因地制宜,建设了潘火羽航体育公园和中心门球场等;建设民生实事工程,“十三五”期间,新增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2个、城市百姓健身房1个,更换健身路径200余件。

在场地开放方面,一是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如潘火羽航体育公园现已成为体育爱好者们的网红打卡点,城市百姓健身房在试运营后,也将采取“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居民正式开放。二是发动志愿群众力量。如中心门球场自开放以来,始终依靠辖区文化志愿者的力量,维持球场的有序运行。三是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辖区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如潘火中学、德培小学、东南小学、花园学校等体育场馆,在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等均向社会公众开放,不断提高已建成的体育场地利用率。

潘火街道每年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趣味运动会等多场体育比赛,指导17个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育了越来越多的体育团队,其中木球队、门球对、气排球队、健身操队都在市区级比赛中荣获较好名次。

2.云龙镇

“十三五”以来,云龙镇通过“多点开花、连线成面”的建设方式,打造动静结合的体育设施环境。新建1个体育公园,2018年投资1300万元建设龙湾公园,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配备有标准灯光篮球场、气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和儿童游乐设施。有长廊,有广场,是居民娱乐休闲和健身锻炼的最佳选择。4条健康步道,分别为神树岗健康步道、王夹岙村健康步道、冠英村健康步道、陈黄村健康步道,不仅满足村民登山远眺的心愿,更成为旅游打卡地。3个多功能运动场,冠英村多功能球场2018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场面积有700平方米,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任新村多功能篮球场201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场面积有200平方米;上李家村多功能篮球场建成于2018年,包括500㎡的灯光篮球场和400㎡的灯光羽毛球场。4个小康体育村,分别为上李家村小康体育村、陈黄村小康体育村、云龙村小康体育村、冠英村小康体育村。3个省级健身房,分别为文化中心健身房、云龙村健身房、园堍村健身房。3大基地,成功打造区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云龙镇龙舟基地成功申报区非奥基地、陈黄村成功打造村级拔河基地。

不断挖掘本土龙舟文化,打造有内涵有蕴意的亮点工程。2020年斥资50万元打造了全市首条水上灯光赛道,两岸安装景观灯、高音喇叭,配置红外测速仪,打造为国际化标准水上赛道。同时,云龙镇投资1.2亿元,以“十里水乡端午风情”为主题,启动美丽风景线及绿道和河岸整治提升工程,共计建设双向15公里绿道,串联沿山干河、前塘河周边九个村落,贯穿云龙河岸,让河道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重要集合地”,实现体育文化与美丽村庄的共同发展,项目一期预计2021年底完成。在云龙镇优良体育设施环境的氛围下,催生出优秀的文体团队,包括门球、篮球、羽毛球、拔河等共计31支,其中陈黄村拔河队在宁波市全民健身滨海体育嘉年华沙滩拔河比赛中取得一等奖。

五、社会力量办体育

三个场馆年人流量高

东论体育在鄞州区拥有东论集盒馆、惊驾路老江东馆和会展中心馆等三个场馆。东论集盒馆总建筑面积2800平方,包括室内篮球馆、少儿体适能、街舞和停车场等,总投资1000万人民币。每年预计吸引运动人流量50万人次。

惊驾路老江东馆成立于2012年。作为原江东片区现存最早的东论球馆,对于周边很多篮球迷来说已经是一个“博物馆”。虽然各项硬件逐渐落后,但每年的客流量依然能达到35万人次。

东论会展中心成立2018年,是东论第一家室内羽毛球馆,拥有室内羽毛球场地32片,年人流量25万人次,各类羽毛球赛事200余场,其中包括宁波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羽毛球比赛。2021年东论体育将与世纪东方好阳光集团合作,准备建造东论第一个气膜球馆,占地2800平方,拥有4片标准赛级场地,带可移动式看台,采用FIFA认证标准拼接式赛事地板,预计年人流量4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