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弘扬体育精神 献礼建党百年
市体育局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宁波市体育局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发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和“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体育人办实事、促发展的实际行动,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以辉煌的战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坚持党旗引领,展现宁波体育新气象。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奥运赛场摘金夺银的具体行动上,用实干展现新气象,用争先铸就新辉煌。在东京奥运会上,宁波姑娘杨倩突出重围、顶住压力,以251.8环的成绩摘取本届奥运首金,在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比赛中,杨倩和队友杨皓然再获一金,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首位“双冠王”;宁波选手石智勇在男子举重73公斤级比赛中力破世界纪录,蝉联奥运冠军;宁波小伙汪顺力压群雄勇夺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截至7月30日,本届奥运会宁波籍选手已经摘得4枚金牌,这是宁波体育事业在党旗引领下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宁波运动健儿体育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杨倩及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已分别四次向中国体育代表团及夺冠运动员致贺电。
二、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运动员梯队建设。积极做好“党史+奥运”文章,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奥运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备战工作会议,定期研究奥运备战情况,坚持“做好”训练生态环境,“做细”人员思想工作,“做实”训练保障工作,“做对”训练管理工作,确保奥运备战工作始终作为中心工作。二是调整战略重心。市体育局果断调整竞技体育发展重心,强化奥运争光战略,坚持奥运省运并重,突出奥运项目攻坚;将国家、省优势项目和我市传统优势项目相结合,加强重点项目培育。三是抓好梯队建设。通过采取党史云课堂、“反兴奋剂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微党课、“冠军进校园”宣讲等多种形式,探索体教融合模式创新,将党史学习教育带到比赛场、训练场,更好地承担起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我市共有7名运动健儿入选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历届之最,同时还有1名队医、2名教练员、1名穿线员赴东京保障奥运比赛。
三、缓解备战负担,跟进奥运综合保障。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制定保障方案。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针对13名重点运动员,研究制定《甬籍运动员备战运动会保障工作方案》,安排专项经费、制定训练计划、明确参赛目标、完善参赛方案、跟踪备战情况,实施一对一跟踪保障,确保运动员以最好的状态走上奥运赛场,为祖国争光、为宁波添彩。二是缓解基层压力。局领导带头深入各训练单位及外训点慰问调研,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谈心”,落实分管领导和业务处室“闭环跟踪服务”,加强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缓解基层奥运备战负担,协调专业保障团队为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确保运动员保持最佳备战状态。三是做好综合保障。比赛前后通过走访慰问参赛运动员家属,集中收看直播及现场连线教练员、省局领导等,时刻关注比赛实况。下步还将继续跟进撑杆跳高运动员李玲、马术运动员张兴嘉、体操运动员管晨辰等后续项目的比赛综合保障。
四、凝聚金牌力量,讲好宁波体育故事。结合学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宁波健儿的奥运故事。一是多途径营造氛围。积极向各级媒体推送宁波健儿的故事,央视新闻联播、CCTV5、CCVT5+、CCTV13等报道我市体育健儿20余次;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平台报道40余次,其中新华社微博有关奥运首日报道中,杨倩占据两条热搜,话题点击量过亿;抖音短视频关于杨倩视频超2万个,播放量达10亿次。省级媒体浙江卫视等报道近百次;市级媒体全员发动,深度报道,形成了良好的奥运宣传氛围。二是多形式宣讲典型。举办“贺奥运·百年体育话党史”甬籍运动员宣讲活动,弘扬奥运精神,凝聚“金牌”力量,进一步激发体育人“奥运争光”“全民健身”的斗志和热情。三是多渠道汇聚力量。宁波体育人努力把奥运夺金力量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体育工作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为“十四五”期间宁波全面建成体育强市助力,为中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宁波体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