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残奥首金获得者王益楠 宣讲励志故事50余场次,受众10万+

发布时间:2022-02-23 10:35  |  点击率:   |  来源:
余姚市
 

2月21日,宁波残奥首金获得者、余姚市残联励志宣讲团的讲师王益楠走进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为刚刚开学的100多名师生做了一场精彩演讲。

1989年9月出生的王益楠,是2012年、2016年两届残奥会冠军的6枚金牌获得者,也是宁波摘得残奥首金的第一人。他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浙江省个人一等功、浙江省劳模和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事迹被央视网、新华网、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

退役后,本着“为残疾人做点事”的想法,王益楠放弃收入更高的职业,回到家乡残联工作,致力为残疾人服务。他创建“王益楠助残圆梦工作室””,先后举办“跟着残奥冠军学游泳”公益夏令营、“跟着残奥冠军学技能——幸福方向盘”等公益活动,帮助50余名残疾青少年圆了“游泳梦”,为20名残疾人圆了“驾车梦”。

作为余姚市残联励志宣讲团的讲师,王益楠通过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传递青春的力量、拼搏的魅力,至今已宣讲50余场次、受众10万余人。2019年,他还受邀为贵州省望谟县民族中学3000余位学子们上一堂奋斗之课。余姚广播电台开设了“益楠故事”专栏,目前他已讲述自强助残人物的先进事迹70余例。
   王益楠的人生经历、运动生涯中有很多曲折。“在你没有成功之前,没人会在意你曾经如何努力,你的苦和累也没有任何炫耀的价值,别人在意的只是你最终的结果。这就是生活。”王益楠这样感慨地说。
   17岁时他才走进泳池,经过短期突击训练,获得宁波市运会的银牌。2007年他和浙江队队友合作,摘得全国残运会自由泳接力的银牌。这枚银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游泳训练之路,也花掉了家里二三十万元,但王益楠的父亲对他说:“我就是卖血,也会继续支持你练游泳。”每当累得不想练的时候,父亲的这句话又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19岁时,他和领队说“我不怕吃苦,我怕的是青春一去不复返。”王益楠说,“我怕时光不会等我,当然时光也不会等任何人。大家找准一个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是正确的,方向是对的,大家一定要努力去实现。”2009年2月,他毅然冲破体制上的多重阻碍,走进了省体工队的大门,成为第一个和健全人运动员同场训练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
    刚开始,王益楠只能和二线队13、14岁的小孩一起练,他花了8个月时间才赶训练进度,得以进入一线队。有一次去高原训练,强度大到不可想象,队医说他身体指标显示人已经非常疲劳了,下堂强度课就算了,不用特别用力。但不信邪的王益楠还是咬牙坚持,在泳池里游着游着瞬间失去了知觉,当场昏倒在泳池里,心跳在180次到190次/分之间,非常危险;好在急救措施得当,休息2天后他缓了过来。“3天后我照常出现在训练场上,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因为在你没有成功之前,没人会在意你曾经如何努力,你的苦和累也没有任何炫耀的价值,别人在意的只是你最终的结果。”王益楠这样说。

2011年浙江省第一次举办全国综合性大赛——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王益楠获得了6金1银,被省政府记一等功一次。2012年,王益楠去英国伦敦训练,他做到极其自律。“只有每个细节尽量做到了,才有可能创造一个好成绩。”王益楠终于打败了志在必得的英国对手,夺得男子S8级400米自由泳金牌。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据说“气走了”前来准备颁奖的英国首相。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2012年我拿了金牌,接下来的几年由于各种原因,我一直未拿到金牌,因为身体承受着各种伤痛,但我还是没有放弃,我知道这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在不断地坚持下,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他又一次重回巅峰,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这是对他整个运动生涯最完满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