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包家恩
1982年出生,业余6段
1994年起获得宁波市“证券杯”围棋比赛冠军,之后基本称霸宁波围棋业余棋坛,屡次获得宁波传统围棋比赛“冠军赛”、“霸王赛”、“团体赛”冠军
2003年夺得“方太杯”宁波国际城市围棋邀请赛个人冠军
2005年摘下浙江省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工行杯”围棋比赛个人桂冠
2008年获“江浙沪业余围棋六段赛”总冠军
2009年被中国围棋权威杂志《围棋天地》评为全国业余二十强
和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包家恩学棋也是受中日围棋擂台赛影响。5岁那年,父亲带着包家恩来到宁波市青少年宫学棋。在这里,他得遇师父任元龙5段。再之后,包家恩进入宁波市少年围棋队,和当时宁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学习过。
回忆学棋经历,包家恩觉得一路都很顺利。虽然起步稍晚,他但凭借“科班出身”打下的扎实基础,遇到较强的对手也不犯怵,一一超越。
在包家恩看来,那时候学业和下棋之间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冲突,求学路上他也未曾辍弈。
上了大学后,出去参加全国晚报杯的包家恩眼界顿开,见识过高山大海,好像突然之间增长了境界。
大学毕业后,包家恩从事的是IT行业,下班之余他也会帮忙教一些慕名而来的孩子学习围棋。
回想没有把围棋当做主业的原因,他说“那个时候,我觉得爱好就是爱好,千万别和工作混在一起。”
可随着第一批教学的孩子成绩慢慢提高,包家恩的观念开始转变了。
“尤其是看到孩子们在比赛中获得成绩,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远比自己下棋获奖来的强烈。”包家恩说,以往自己只是沉浸在自己下棋中,没想教棋也会有这么强的成就感。
2006年包家恩的围棋俱乐部成立,他从一心只为自己下棋,转变成让更多人学会下棋。
6月4日,宁波“博洋杯”宁波市围棋霸王赛开枰。
这个比赛是由宁波市围棋协会和宁波博洋集团共同主办,创办于1997年。从那个时候开始,比赛每年举行一次,到现在已连续举办了25年。
而包家恩,获得了十届“霸王”的称号。
随着一次次地成为“霸王”,他也承认确实有过“孤独求败”的感觉。
而对包家恩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第一次夺冠,而是有一次打败了省队回来的一位实力和排名都要强很多的专业棋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特别不容易”。
包家恩曾经开玩笑说拿完十届冠军就要退休,而当真的拿满了十次冠军,有段时间不参加比赛之后,他又“手痒痒”想复出了。
因此在这之后,不管是自己比赛还是带学生比赛,包家恩一直活跃在围棋的赛场上。
刚开始包家恩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出世界冠军。现在他放下了执念,就希望孩子们能有效率地学习围棋,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谈到现在许多家长都想要孩子走以世界冠军为目标的竞技道路,包家恩表示,老师、家长、孩子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发现了好苗子,包家恩如今也会如实告诉家长:孩子的天赋够了,做职业棋手没问题,但能不能拿世界冠军不确定,走不走这条路得自己决定。实话实说完,家长十有八九最后会放弃这条路。
浙江的家庭环境相对不错,相较围棋竞技,孩子还有很多更好的道路可以选择。一直以来,走职业路的孩子都要“漂”到道场所在的一线城市去,家长往往也要跟着放弃工作,所以代价巨大。
他也坦言,确实有许多有天赋的好苗子,但最终能不能成为“围棋天才”,还是得靠一个词——坚持。
在宁波市围棋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说了这样一段话:“宁波是中国围棋的一块热土,这30年来围棋运动的发展,是浙江也是中国围棋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句话其中的含义,也可以从一个直观的数据反映出来,宁波围棋人口不断增加,达到了20多万人。
今年包家恩多了一个新身份:宁波市围棋协会秘书长。谈到和以前有什么区别,他表示虽然要更忙了一些,好在主席很给力,方向把控得好;秘书处两位老师也很尽力,自己只要做查漏补缺的工作。
展望未来,包家恩希望在自己以及众多围棋工作者的努力下,宁波未来喜欢下棋的棋友能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层都能有大量的爱好者。
他也分享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在这片拥有深厚文化的土壤之上播撒围棋教育教学的种子,让宁波成为一座真正的“围棋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