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体坛聚焦

国家级宁波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评估验收

发布时间:2022-07-07 15:09  |  点击率:   |  来源:
全民健身指导中心
 

7月5日,宁波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考核评估。当天,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专家组成验收组,对由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宁波市体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的国家级“宁波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根据验收组评估报告,综合考核得分为93分,高分通过评估验收。

2020年2月,经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推荐,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原宁波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市体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的《宁波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发﹝2020﹞3号)审批立项,列入国家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随后,通过调查并充分听取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意见,确定了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北仑区小港街道高河塘社区、镇海区庄市街道同心湖社区、慈溪市浒山街道虞波社区、江北区慈城镇云鹭湾社区、鄞州区邱隘镇回龙村、象山县晓塘乡青山头村、余姚市河姆渡镇翁方村等8个社区(村)为本项目的试点参加单位。

2021年1月,《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服务标准汇编》由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和宁波市体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实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村)体育服务组织、提供、管理和评价规范,使社区(村)体育服务的各个环节均有标准可依。具体内容涉及体育健身场所环境卫生、百姓健身房配置要求、体育健身活动安全管理规范、健身指导服务规范、体育志愿服务规范、体育服务满意度测评规范等40余项,每项均有相关标准细则。对照标准要求,8个社区(村)试点单位全面规范开展体育服务工作。

经过2年多来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试点社区(村)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全员服务意识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村)对外的服务形象,加强了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养,规范了内部服务质量控制系统,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建设模式。

经过标准化建设,8个标准化社区(村)满意度测评总体达到97.43%;8个试点单位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均超过2㎡/人,平均值达到5.69㎡/人,最高的试点单位青山头村达到了人均19.49㎡/人;年均开展体育赛事培训活动11次;辖区学校体育场所设施开放率均为100%;8个社区(村)成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在社区(村)常驻人口的40%以上,平均值达到45.36%,最高的试点单位翁方村达到了62%;国民体质检测合格率为98.6%。

此次验收组由SAC/TC567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委员会、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绍兴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标准化协会、浙江省计量测试学会等单位相关专业人士组成。评估验收期间,现场查看了标准化试点推进情况,并召开宁波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会议,结合资料查阅和现场考核情况,根据《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评估细则》予以打分,形成最终《评估报告》。

验收组评估显示,试点单位紧贴体育现代化社区(村)建设实际,共梳理标准141项,其中国家标准78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5项,制订了《社区(村)体育赛事活动服务规范》《社区(村)体育健身活动点服务提供规范》等重要内部标准49项,构建出较科学完整、层次分明的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体系,范围覆盖了社区(村)体育的场地、组织、人员、活动等核心内容,有效保障了体育现代化社区(村)的规范化、精准化、均等化需求。

根据考核验收要求,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试点项目按计划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工作推进有力,体系基本完整合理,标准实施基本到位,试点成效明显,综合考核得分为93分,同意通过评估。

同时,专家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现代化社区(村)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试点单位进一步提升体育现代化社区(村)“宁波模式”的影响力,为示范带动体育现代化的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