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宁波市游泳训练基地举行防溺水水上救护公益讲座,宁波市水上(游泳)运动学校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共有近130人参加讲座和培训。
本次公益讲座由来自意格体育的顾夏杰、浙江中体拓的李幼娜两位专业人士担任授课老师,分别重点讲解了“水上救护”和“溺水心肺复苏、AED使用”。他们为大家介绍了水上救生器材、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相关设备,还通过老师示范讲解,学生观摩并派代表学习操作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其中,顾夏杰是小小生命救护意格公益讲师培训团队成员,也是宁波市水上救生协会成员;李幼娜则拥有美国心脏协会主任导师、国际野外医学WAFA急救员、宁波市红十字会师资等头衔。
防溺水首先要求每个人都强化安全意识,培训课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求听课的全体学生一起大声宣读防溺水“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在讲座中,两位老师都强调了防溺水施救要领,提醒大家记住“救溺5招”:喊——大声呼喊救命,寻求身边人帮忙;叫——呼叫110和120;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树枝等);抛——抛送漂浮物(球类、绳、空瓶等);划——利用浮具划(救生圈、浮木等)。
除了理论讲座,两位老师及其助理还通过模拟场景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了解急救方法。顾夏杰和同伴在泳池边为大家示范了利用救生圈、漂浮板、跟屁虫、绳子等救生器材施救的技术要点,李幼娜则邀请学生上台,利用人体模型,实际操作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心肺复苏技术。
“以前我们教练也会讲解和普及安全方面的知识,但是没有系统地展开培训,我认为今天这样的讲座可以给青少年运动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大家更直观地学习和了解水上救护技术,甚至动手操作过之后,以后万一遇到类似问题,应激反应或许就可以激发出来,不至于太慌乱。”我校赛艇队教练朱自强在和小运动员们一起听课后表示。
帆船帆板队教练周稀迪表达了相似的感受:“我们队伍里年纪小的队员10岁左右,都是帆船帆板运动初学者。今天这堂课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课程,因为他们年纪还比较小,之前对户外水域的危险性可能认识还不足,这堂课既加深他们的安全意识,也传授了不少救护技术。相信他们现在也更加明白,为什么以前每次教练都要求他们训练之前必须穿上救生衣。包括我自己,今天也学到了很多应对突发事件和急救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校长施飞存表示:“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安全第一,所以本次培训也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教练员和运动员多了解一些既与训练相关,又超出训练内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毕竟我们的学生参与的项目都是和水有关,有些项目还是在自然水域进行训练和比赛。” 接下来我校还将针对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项目的学生举办游泳专项培训等活动,不断加强训练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