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体育总会

“宁波帮”人士创办的“围棋奥运会”首次有宁波人闯进决赛“黑白世界”,不能忘却的应昌期

发布时间:2023-08-22 16:13  |  点击率:   |  来源:
宁波市体育局体总秘书处
 

1991年10月,应昌期先生来宁波参加活动时与人对弈。(市围棋协会供图)

应昌期先生 (来自市教育局网站)

应昌期先生设计研发的棋桌。(林海 摄)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在第九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亚军决赛开幕式上致辞。(林海 摄)

谢科(右)与申真谞对决。(林海 摄)

“黑白世界”,高手论剑。

昨天,一场因故推迟了两年多的世界级纹枰对决,引来众多围棋国手的瞩目。第九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亚军决赛在上海落子,来自中国宁波的谢科九段和来自韩国的申真谞九段展开三番棋的较量。这是宁波棋手第一次打入应氏杯决赛,也是中韩棋手在应氏杯决赛的第六次对决。

此刻,倘若应氏杯围棋赛的创始人、“宁波帮”人士应昌期先生(1916年—1997年)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在他70余年的围棋生涯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1987年,他更是创办了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一代围棋泰斗吴清源曾称赞他:“应昌期先生是创办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第一人。”的确,世界职业围棋赛今天如此繁荣,离不开36年前应昌期先生率先倡议并斥巨资举办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应昌期先生去世后,他的独子应明皓延续了这项比赛。如今,应氏杯赛依然是影响最大、奖金最高、最具国际性的职业围棋世界锦标赛。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围棋的复兴之路,有应昌期及其基金会的卓越贡献。

应昌期先生作为宁波市荣誉市民,是应氏围棋计点制创造人,被誉为“黑白世界的诺贝尔”。穷其一生,书写了棋坛一段传奇。

应昌期首发倡议开启了围棋世界大赛时代,间接带动了中国围棋、韩国围棋及其他各国围棋的兴旺发展;他使棋界认识到规则科学化、体系化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围棋规则的改革;他为棋界引入了基金会模式,创造了围棋事业永续发展的一条路径;他另辟蹊径,首创“以房养棋”的方式来资助各类棋赛,这一做法为围棋界带来崭新观念,杭州2007年也学此招建成智力大厦,带来浙江围棋的今日繁荣。

今天,世界围棋如此繁荣,中国围棋如此强大,宁波围棋兴旺发展,“黑白世界的诺贝尔”应昌期先生的贡献不能被忘却!

棋如人生

应昌期和围棋的缘分,起于一次儿时的邂逅。

1917年10月23日,应昌期出生于浙江慈溪县慈城镇(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作为家中长子,应昌期6岁时一次外出买豆腐,路遇几位老人在玩黑白子的游戏,他在一旁驻足观看良久,却忘了回家;等回过神来,提回家的豆腐已经发酵变酸,无法食用。因此事挨过母亲一顿骂的应昌期对此印象深刻,晚年回忆起这块酸豆腐,他把它当作自己围棋生涯的起点。

在父亲任职的中城小学,应昌期常与老师们对弈,不承想,天资聪慧的应昌期进步神速,12岁时他参加慈溪县的围棋赛,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独占鳌头。

几乎同时,年长应昌期3岁的吴清源东渡日本,开启围棋留学之旅。两位棋界翘楚,就此踏上“黑白世界”的终身探索之旅。

1932年春,应昌期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只身远走上海谋生。他先是在统源银行做事,凭着悟性与勤劳肯干,很快升级为正式行员。彼时,应昌期白天上班,晚上潜心练习围棋。休息日,他步行至虹口区专业出售棋书和棋具的书店浏览,也常去日本人的棋院看棋。此时的他萌生一个愿景:一定要实现中国围棋的复兴梦。他写信给上海《新闻报》,建议举办棋赛和开设围棋专栏,《新闻报》主笔闻讯,很快在报上开辟围棋专栏,一时成为上海滩一道独特的风景。

后来,应昌期考入福建省银行,1946年由福建转至台湾,供职银行18年。47岁时,他辞职投身实业,以其出众的经营能力,先后创办利华羊毛、国泰化工、益华沙拉油、国华海洋企业及国际票券公司等。事业成功的应昌期并没有忘记年少时立下的誓言,他全力发展祖国的围棋事业,振兴中国围棋。

1951年,应昌期加入当地一场围棋赛赛事评判委员会,超过200名参赛者中,时年9岁的林海峰作为全场最年幼者备受瞩目。看着眼前这个祖籍宁波的小棋童,34岁的应昌期主动下场和林海峰对弈一局,深受“自古英雄出少年”之震撼。1952年,应昌期任中国台湾地区围棋组织负责具体事务的总干事,第一件大事就是邀请在日本升降十番棋中连战连捷的吴清源赴台交流。根据安排,“大国手”吴清源与林海峰进行了一盘让六子棋,这成为两人师徒缘分的起点。

1965年起,应昌期出资与有关单位共同创办青少年围棋赛,历时11年。王立诚、王铭琬这享誉日本棋坛的“殿上垂裳有二王”,就是在这一比赛中被发现。

勘定规则

“我一生以百分之十的精力办实业,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办围棋。”这是应昌期先生对自己的评价。

应昌期对围棋的一项重大贡献是发明了“计点制”围棋规则。1948年、1959年,吴清源在日本升降十番棋与对本因坊三番棋中两次出现规则争议,都与终局时是否需要补棋有关。应昌期对这两局胜负的判决耿耿于怀,认为是吴清源“被日本人欺负”的明证。为了替中国人扬眉吐气,制订一部“绝无争议”的规则,就成了应昌期的理想。1974年,与应昌期交流改革围棋规则的故人沙济琯意外离世,更是让应昌期立下完成其夙愿的决心。自1974年到1996年,他潜心钻研《应氏棋规》一书。应氏棋规内容丰富,可用四字歌诀概括:手分虚实,气尽提取,变穷打劫,子空皆第,除穷任择,气定死活,劫分争搅,填满计点。迄今为止,“计点制填满法”达到了“绝无判例”“几无和棋”的目标。

以1974年10月10日推出的为第一版,1977年7月7日第三版定名为“计点制围棋规则”,应氏规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年更新一版,每一处细微的调整都饱含着应昌期广泛吸纳棋友的建议。从1978年起,应昌期通过观察日本职业比赛的胜负情况,意识到黑贴六点(即五目半)时黑棋胜率较高。此后应昌期安排人手广泛搜集日、韩棋谱,在注意特殊棋型的同时分别按照黑贴六点、贴八点统计结果,以万余局的统计样本得出了黑贴八点较为公平的结论。这一结论在当时无疑是轰动性的,也成为应氏规则最引人注目的一点。

应氏规则从1974年第一版至今天通用的1996年最后一版,应昌期殚精竭虑22年,可谓厥功至伟。为便于执行规则,应昌期又绞尽脑汁,亲手研发一套用于盛放棋子的六角式量斗棋罐。前前后后,打造钢模三十五副,耗费钢材七吨以上,仅前期设计就支出数十万美元,这才有了六角式量斗棋罐,是围棋史上绕不过去的一大发明。同时为使比赛计时更加完善,应昌期发明应氏棋钟,双方按键有黑白两色之不同,能够多语言、多方式计时,还设有看对手时间的按钮。时至今日,应氏棋钟仍然频繁出现在世界围棋赛场上,显示出长久的生命力。

创办大赛

据应昌期之子应明皓披露,父亲乃是了解到瑞典的诺贝尔基金会与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成功经验,从而想到以基金会的方式哺育围棋。1983年8月,他捐资1亿元新台币在中国台北创建了“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应昌期提出,基金会将在各学校进行围棋教育,发掘天才棋童,培养优秀少年棋手,强化并发展新闻棋赛、电视快棋,加强国际围棋交流,推行计点制规则及合乎基金会宗旨的各项事业。基金会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将“围棋”与“教育”并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谓创举。

1984年,他创办了首届世界青少年围棋赛,此后该项赛事每年在世界各大都市举行。应昌期还在中国内地赞助了许多比赛,并赠送了大量的棋具。1985年,应昌期和他的基金会首先设立“世界电脑围棋赛”,邀请世界各地顶尖的电脑围棋高手角逐。

1987年8月18日,应昌期在中国台北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将举办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奖金为40万美元。第一届比赛将在奥运年1988年举办,以后每四年在奥运年举办一届,成为围棋界的奥林匹克赛。应昌期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由发明围棋的中国人来举办更有意义。”此举在国际围棋界引起轰动,以至于日本棋院在1987年年底也宣布将于1988年举办第一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1988年4月,抢在应氏杯赛之前,第一届富士通杯赛在日本东京开幕。由于富士通杯和应氏杯两项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在1988年相继开幕,世界围棋进入一个新时代,1988年被称为“世界围棋元年”。

为避免干扰,应昌期决定让参赛棋手代表所在城市而非国家或地区,同时邀请一代宗师吴清源担任应氏杯终身裁判长,以此镇住那些日本一流高手。最终,十六强棋手按照应昌期的别出心裁以“华语系”与“非华语系”分区,形成8盘“中外对抗”。两轮过后,不仅应昌期最看重的两位中国棋手打入四强,还发生了赵治勋超时负于聂卫平泪洒赛场,年过六旬的藤泽秀行连胜马晓春、加藤正夫两位后辈的传奇故事,更令应氏杯大放光彩。应氏规则第一次在世界级的大赛中实践,前两轮全部十二盘棋中黑胜七盘,超过一半,令应昌期对“黑贴八点”的科学性更加深信不疑。

决赛的五番棋胜负,是中国聂卫平与韩国曹薰铉之间的对决。1989年4月底5月初先于杭州、宁波进行前三局。据说当年,铁路宁波站曾出现“人山人海”迎接聂卫平的罕见场面。首局败北的聂卫平连胜两局,冠军近在眼前,但后两局于9月移师新加坡,孤身前往的聂卫平从香港经停曼谷,因下错飞机而匆忙跑回,导致重感冒;第四局聂卫平官子失误,1点憾负,第五局中盘脆败。最终曹薰铉幸运地登上了命运的顶峰。这场比赛结果的影响可谓深远,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今天世界棋坛的格局。

直到2005年3月5日,常昊九段在北京战胜崔哲瀚九段,中国棋手才打破了韩国棋手在应氏杯赛上“一统天下”的局面。此后,2013年、2016年,年轻的中国棋手范廷钰、唐韦星相继拿到第七届、第八届应氏杯冠军,成为中国围棋崛起的明证。

“应氏杯是一个文化体系,它不只是竞技,更是以竞技的形式展现中国文化。”宁波市围棋协会主席范江这样说。

造福乡里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是应昌期时隔42年回到家乡宁波。

1988年,时任宁波体委主任张义彬接到国家体委和中国围棋协会的电话,得知应昌期先生要在家乡宁波举办第一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决赛。在宁波市领导、有关部门支持下,张义彬和体委其他负责人将围棋从棋类协会中剥离出来单独成立围棋协会,并积极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1989年4月21日宁波市围棋协会正式成立。

正是由于应氏杯赛在宁波的成功举办,应昌期先生和中国围棋协会对宁波的办赛组织工作予以全面肯定,此后应先生又把世界青少年围棋大赛放在宁波举行,中国围棋协会也多次把全国围棋段位赛放在宁波举行。

关于应昌期回乡一事,时任宁波市围棋协会秘书长杨大栋回忆,应昌期应邀担任宁波市围棋协会名誉主席,并表示“这次回大陆省亲,感受很深,今后要多多关心大陆围棋事业。我返台后,把棋局、规则寄给你们”。

1988年,应昌期为宁波重建中城小学捐款140万美元;1989年,为宁波修建倡棋幼儿园捐款450万元;1991年,为宁波重建慈湖中学捐款1550万元;1992年,投资1500万美元在宁波开办现代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又投资3200万美元创办利华(宁波)公司;1997年,为宁波重建保黎医院捐款150万美元。1993年10月23日,应昌期在他76岁生日当天被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授予“宁波市荣誉市民”称号。

应昌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推广,琴棋书画只有“棋”没有进学校,比较遗憾。1994年,应昌期邀请上海知名棋手范玖林在宁波慈城办一家围棋厂,专门生产应氏围棋棋具;同时,范玖林应邀在中城小学担任围棋教师,直至2010年退休,可以说开创了“围棋进校园”的先河。

如今,宁波围棋运动人口已突破25万人,先后涌现王亦民等10位职业棋手,参加应氏杯决赛的谢科成为中国大陆首位“00后”九段棋手;从中城小学走出的女棋手汪雨博五段入选国家队,即将亮相杭州亚运会围棋比赛……宁波围棋在应昌期先生促进之下,兴旺发展、与时俱进,也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