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体育文化

点燃主火炬 四战亚运会 汪顺在家门口渴望创造下一个奇迹

发布时间:2023-09-24 15:38  |  点击率:   |  来源:
宁波市水上(游泳)运动学校
 

今天晚上,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圣火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熊熊燃起,我校培养输送的奥运冠军、著名运动员汪顺作为火炬手点燃火炬,第四次站上了亚运会的赛场。

199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汪顺,小时候特别调皮好动,4岁时,父亲带他去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游泳,看到爸爸跳下水,汪顺也跟着跳了下去,紧接着就呛水了。2000年5月,宁波少体校教练走进宁波商业幼儿园,挑选游泳苗子。当时双臂长度超过身高3厘米的汪顺,一眼就被教练相中。有趣的是,当时的汪顺已经在绘画领域略显天赋。最终,汪顺还是选择了游泳。初入少体校的汪顺没有游泳基础,训练时也不像其他运动员那样努力,一度还被列为不受欢迎运动员。2007年,在萧山的一场游泳赛上,宁波队教练把汪顺引荐给了浙江队教练朱志根。朱志根将汪顺领到游泳池,让他游了两次25米的冲刺。看完汪顺的表现,朱志根面无表情地收下汪顺。事实上,当时朱志根带领的队伍已经满员,没有多余的名额了。是朱志根争取到了额外的名额,才将汪顺纳入了自己的队伍。2009年,汪顺被朱志根带入了中国游泳队。说起小时候的汪顺,朱志根回忆:“太皮了,动不动训练就少游五米或者十米”,但他其实打心眼里喜欢这种调皮的孩子,“调皮的运动员脑子聪明,领悟性很高,只要教练员一指点就能明白”。进入国家队后,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竞技场上,他亲眼见到了队员们为了争取一两秒的微小差距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也激发了他的上进心,在朱志根严格而又周密的训练体系下,汪顺逐渐投入到训练中。

2010年,年仅16岁的汪顺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广州亚运会。初出茅庐,就为中国夺得一枚混合泳项目银牌。隔年的上海世锦赛,汪顺再次崭露头角,作为中国男子200米自由泳接力队的第一棒,他帮助中国队拿到了一枚铜牌。2012年是汪顺第一次奥运会之旅,他未能晋级半决赛。到了2016年,汪顺终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辉煌阶段,先是在里约奥运会游泳男子200米个人混合项目中拿到一枚铜牌,接着,在国际泳联短池游泳世锦赛上,拿到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这也是中国男子混合泳历史上首个世界冠军!2019年的光州世锦赛,奔着夺金去的汪顺最终只拿下第六名。之后,想要极力证明自己的汪顺因为训练过量受伤,医生建议他放弃比赛,尽量休息。而汪顺仅仅卧床休息了五天之后又站到了赛场上。2021年,经过漫长的等待,汪顺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东京奥运会上,汪顺获得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征战三届奥运会,汪顺终于登顶。

在夺冠当日,汪顺在微博上写道:“虽然我叫顺,但其实并不顺。今天我想对我的教练说,我做到了我们的约定!夺冠并非终点,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我们巴黎见……”有了奥运金牌,汪顺的人生规划增加了一个新目标:一个博士学位。在职业运动员的拼搏之路上汪顺从未落下过学业。本科他就读上海交通大学,今年7月,他又完成了在北京体育大学的硕士学业,之后便递交了宁波大学博士生的申请资料,今年9月1日,29岁的汪顺入读宁波大学,开始了他攻读博士学位的新生活。在汪顺看来,钻研学术可以打开视角,全面提升自己。汪顺说:“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站在科研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升整体水平,更好地帮助提升运动成绩及为未来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这是在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我希望自己可以在赛场上发挥出最好的自己,”汪顺说。9月22日汪顺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每一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正向浪。对我来说,顺着热爱,逆流而上,热爱是我的正向浪。也祝你找到指引你的力量,乘浪而起,赢得更好的自己”在泳池里奋斗20多年,游泳对汪顺意味着全部。抵达巅峰之后,汪顺仍然渴望创造下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