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宁波围棋“国手进校园,校园出国手”活动在位于江北区慈城镇的中城小学举行。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王汝南、中国围棋协会原副主席华学明、世界冠军檀啸九段走进校园,参观了应昌期围棋教育纪念馆,并出席中城小学第25个围棋文化月启动仪式,与校园围棋小将们互动。
围棋国手在中城小学棋室与小棋手们互动。记者 戴斌 摄
祖籍宁波江北慈城的企业家应昌期先生是应氏围棋计点制创造人,是蜚声世界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创办者。应昌期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推广,琴棋书画中,“棋”没有进学校,比较遗憾。因此他捐资重建中城小学后,开创了“围棋进校园”的先河,旨在弘扬中华国粹、推广围棋教育。
应昌期围棋教育纪念馆,以“围棋人生”为主题,通过大量与应昌期先生、与应氏杯围棋赛、与学校围棋教育等相关的图片、信件、棋具、棋局、奖杯等,讲述了应氏围棋的传奇故事。
王汝南(右一)、华学明(右三)、檀啸(右二)等参观应昌期围棋教育纪念馆。本文图片均由中城小学提供
嘉宾们观摩中城小学围棋课。
“对于应氏杯比较熟悉,我也参加过比赛,不过今天我又了解到更多关于应昌期先生和应氏围棋的故事,特别是这所学校里有那么多孩子会下棋,喜欢围棋。”世界冠军檀啸九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来过很多次宁波参加比赛和活动,给我的印象是宁波围棋氛围和围棋进校园活动都很出色。不过我是第一次来中城小学,还是让我有点震撼的,因为除了有很多孩子喜欢围棋,这里的围棋文化传承非常优秀。”
世界冠军檀啸为中城小学留下“金手印”。
此次“国手进校园”活动,恰逢中城小学第25个围棋文化月启动仪式。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王汝南特别点赞该校在“以棋育人、以棋启智”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推广普及青少年围棋运动,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们健康、全面地成长,也符合我们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王汝南说。
王汝南(前排左一)、华学明(前排左二)、檀啸(前排左三)参加中城小学第25个围棋文化月启动仪式。
在中城小学,校园广场地面上设有19乘19的棋盘,建有围棋校史馆、长廊、宣传窗,应昌期纪念馆也于去年建成。围棋作为校本课程,进入各个班级普及。每位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在固定课程内,跟着老师学习围棋,表现优异者可通过课外培训班、特长班等,继续强化学习。已经延续25届的围棋文化月,每届都会举办围棋影片欣赏、百人对弈、擂台赛、围棋文创比赛等活动。
在围棋人才方面,该校也已经培养输送了黄晨、汪雨博两位职业棋手,其中汪雨博集亚运会、全运会、智运会冠军于一身,是国内首位“围棋大满贯”得主。此外,陈哲泳、陈嘉慧等一大批选手先后在全国青少年围棋比赛冠军、世界青少年围棋比赛等大赛上获得过佳绩。2021年,中城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围棋特色学校。
嘉宾们参加中城小学第25个围棋文化月启动仪式。
“我们希望通过围棋文化月活动,尤其是像今天这样邀请围棋大咖助阵,点燃孩子们对围棋的热情。”宁波市围棋协会副主席、中城小学校长徐扬威认为,围棋教育使中城学子六年时间棋礼并行,德艺双修,“我们一直在做的,也正是应昌期先生倡导的以棋育人理念,让孩子在学棋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我想,这是我们教育者的本心,也是我们最终目的所在。‘国手进校园,校园出国手’是宁波市围棋协会的一项品牌活动,主要是为孩子们创造近距离接触世界冠军,了解世界冠军的机会,通过互动和交流引导孩子们热爱并传承围棋。中城小学的围棋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我们以后会继续邀请更多的围棋名家来指导和帮助校园小棋手,让孩子在6年时间里学好文化知识,也培养对围棋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