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由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组织举行的体医融合工作研讨会在宁波青少年运动健康管理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我市体育、医疗与卫生健康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推动宁波市体医融合发展,加强体育与医疗领域交流合作,探索创新模式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会议伊始,与会代表共同学习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建设的试点经验。随后,浙江省体科所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薛亮介绍了国内体医融合的五种模式:“高校模式”、“医疗主导模式”、“体育主导模式”、“公共服务模式”和“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并通过江苏、深圳等案例分析了各地创新实践。最后,他结合浙江实际,重点阐述了宁波体医融合的优势、面临的问题及项目进展。
接着,市体科所所长陈飚汇报了宁波体医融合工作的最新进展,全面展示了本地实践成果与发展优势。从机构建设、项目试点、人才培育和模式探索等方面,持续优化具有宁波特色的体医融合发展路径。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宁波市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健康服务,也为全省乃至全国体医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宁波经验。
会议交流研讨环节,来自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市中医院、市体育科学学会、海曙区体育局、宁波大学等单位的代表纷纷围绕体医融合工作展开讨论。与会人员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对体医融合工作中的运动处方开具、智慧平台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及安全风险评估等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此外,相关企业代表围绕体医融合智慧平台建设,就运动处方生成、数据安全保障及试点运营优化等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技术分析。
会议最后,市体育局副局长曹敏杰发表讲话,对体医融合工作提出新要求与期望。他指出,各方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体医融合的重要性并协同推进。一是要发挥卫健部门的医疗专业和民众信任优势,以及体育部门在健身设施与运动指导方面的长处。二是要构建科学合理流程,明确测评、指导、训练等环节内容与要求,加大宣传。三是要探索公益与盈利结合模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四是要积极搭建数据平台,协调部门对接,促进数据共享,推动体医融合工作的落实。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市体医融合发展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通过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健康中国、健康浙江建设贡献更多宁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