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体育总会

“明州十局”之雪窦妙高|棋与禅通可悟人

发布时间:2025-06-20 16:35  |  点击率:   |  来源:
宁波市体育局体总秘书处
 

雪窦山是弥勒圣地,明州十局第六局“雪窦妙高”棋开此地,自是欢喜之事,也显示了围棋与佛家的渊源。

不过,最初的汉译佛经里,对围棋这种博戏是不以为然的,甚至明文视下棋为佛家禁忌。这源于佛教“一切戏笑悉不观作”,超然世外的观念。

但任何外来东西或异域文化流播于中国,难免被同化,渐渐地,围棋与佛教也越走越近。

变化往往从内部开始。东晋十六国时代原籍印度的高僧鸠摩罗什,是佛经最伟大的汉译者之一。在凉州出入王室之时,看似出世的他喜欢上了围棋,最后成为当时知名的弈者。据说,鸠摩罗什与人下围棋,时有高妙之举——将敌方的死子拿掉后,棋形很像龙凤。后人则越传越神,说他“起子空处,皆作龙凤形”,这当然是以一概全的溢美之辞。

雪窦山风景区。

自中国佛教最重要的流派禅宗出现之后,棋与僧更是成为中国人文意境中不可或缺的关联和所在了。其原因自然是“诗因缘解堪呈佛,棋与禅通可悟人”,两者相通。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诗僧对弈意境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这里,自然与人,禅意与生活,和谐统一了。

禅宗强调以“禅定”和“顿悟”来探究心性,觉悟真理。它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北宋年间,有段时间流行的却是文字禅。

文字禅,就是以偈语和诗歌的形式,参究佛教中的公案,化为文字的玄谈:在解释古圣语言之中,寓以禅境。文字禅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就是北宋年间住持奉化雪窦寺31年的高僧重显,他不但是云门宗中兴的一代宗师,更是一位大诗人。代表作品《颂古百则》,以华丽的辞藻发挥禅宗的宗旨,阐释云门的主张。一代才华让当时的士大夫和文人蜂拥而至,其中的一个“迷弟”就是大名鼎鼎的文豪苏东坡。他的诗中曾有“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之句,就是表达了对云门宗和重显文字禅十足的景仰。

重显禅师像。

东坡居士虽然自言平生有三不如人:“谓着棋、吃酒、唱曲也。”但他的《观棋》一诗中,体现了对围棋深刻观照后彻悟的通达。“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这是高手下棋之境,亦是超逸人生的抒写,更为后人所推崇。南宋大诗人陆游就这样唱和道:“我如东坡翁,有味在无争。”

拿围棋说禅最有名的“公案”则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到浮山与擅弈高僧法远的一番对话。法远因棋说法:“肥边易得,瘦肚难求,思行则往往失粘,心粗而时时头撞。休夸国手,谩说神仙,赢局输筹即不问,且道黑白来分时,一着落在什么处?”其中机锋,足可让人深思并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