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透视

>>

体育总会

王汝南:让围棋进校园为孩子服务,宁波做法很有特色

发布时间:2025-07-02 10:23  |  点击率:   |  来源:
宁波市体育局体总秘书处
 

第四届宁波市校园围棋总决赛6月29日圆满收官,来自61所学校(幼儿园)的291名围棋小将参加角逐,经过两天7轮角逐后排定各竞赛组别名次,获得个人台次奖的“小棋王”也全部出炉。全程观摩本次赛事并为“小棋王”们颁奖的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的王汝南为赛事点赞称:“让围棋进校园,真正为孩子们服务,宁波做法很有特色。”

王汝南参加第四届宁波市校园围棋总决赛开幕式。

宁波市校园围棋赛是创办于2022年的一项青少年围棋赛事,在各级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过4年发展,已经形成“两级办赛”体系,先由各区(县、市)围棋协会组织分区选拔赛,各地优秀队伍进入市级总决赛。有鉴于此,参与该项赛事的学校和校园棋手越来越多,市围棋协会与各区(县、市)协会以及中小学乃至幼儿园之间的联动也日渐紧密。

值得一提的是,从首届开始,每年市校园围棋赛总决赛期间均举行“宁波市围棋进校园研讨会”,参与者包括围棋界专家、教练,学校老师,围棋培训机构人士等,深入交流探讨围棋进校园的经验、思路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

“这个围棋进校园研讨会,我认为是办赛宗旨的很好延伸。从第一届开始,每次研讨会我都参加了,宁波在青少年围棋推广的做法方面,让我也很受启发。”王汝南表示,“青少年围棋普及讲究‘快乐围棋,寓教于乐’,这一点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我认为,宁波校园围棋文化确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围棋进校园,真正为孩子们服务,通过围棋熏陶和培养道德情操,同时也把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启动起来,激发他们的潜能。”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中国围棋协会原副主席、中国围棋国家队原领队华学明,也对宁波校园围棋赞赏有加:“各个运动项目‘体教融合’的道路都还很长,宁波围棋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作为宁波人,最近几年经常回来参加校园围棋活动,看到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围棋课程,组织校园比赛,并且结合校园文化节等方式,实现‘以棋育人’,这让我感到特别高兴。中国围棋正因为有大家的基础工作,才有今天的良好局面。”

研讨会场景。

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不少围棋特色学校,也挖掘培养了不少青少年围棋后备人才。此次研讨会上,慈溪阳光实验学校王越杰、镇海区中心学校岑红冕、包家恩围棋俱乐部王婷婷、奉化区围棋协会主席陈追军等作交流发言,分别从学校、培训机构、基层协会不同层面探讨了围棋进校园的经验做法。

目前我市青少年围棋小将中,“慈溪三少”虞宸炫业余7段、黄皓业余7段、郑善觉业余7段风头正劲。他们的背后是当地浓厚的校园围棋氛围——慈溪拥有“中国围棋之乡”称号,有3所全国围棋特色学校,10所宁波市围棋训练基地学校。“我们慈溪阳光实验学校开展校园围棋活动已有20多年,围棋校本课程已经多次升级版本,学校里人人都会下围棋,每年都举行围棋系列赛,包括团体赛、个人赛和‘小棋王赛’等。”王越杰说,慈溪市围棋协会则每年举行多次段级位赛、“小天元”赛、“小棋王”赛等赛事,并且已经举办了18期少儿围棋队集训活动。

镇海区中心学校也是我市荣获“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称号的学校之一,该校设有围棋教室、围棋文化墙,校园围棋文化也可圈可点。“我们学校把围棋列入校本课程,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每周上两节围棋课。”岑红冕介绍称,镇海区围棋协会目前与8所学校以“结对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展青少年棋手培养,为校园围棋开展提供师资力量。

研讨会场景。

校园围棋普及推广,重在助力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陈追军以《以棋育人,‘三进’赋能——奉化围棋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为题,介绍了当地青少年围棋教育模式,尤其是“围棋拓展课”“围棋托管班”等。近年来,浙江省围棋队屡次“送棋下乡”到奉化,围棋国手芈昱廷、时越、汪雨博、范蔚菁等名将多次走进奉化校园开展“国手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当地围棋文化氛围。

“文化融入”“课程融入”“活动融入”已经成为当下宁波校园围棋发展的三大特点。“宁波的做法是非常务实的,我们围棋的美好未来是看得见的。”宁波市围棋协会主席范江表示,围棋普及工作的核心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宁波校园围棋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好的推广平台和交流互动模式。围棋是可以影响一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运动,期待围棋进入更多青少年的生活,期待他们用心去体会围棋蕴含的哲理与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