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市)体育、发改、经信、市场监管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重点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突出、产业带动效应显著的本土体育名品,加快构建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宁波市体育名品培育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口号
以品牌之光 照强市之路
二、时间安排
2025年9月至10月
三、申报范围
(一)体育制造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所列的第09大类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
(二)体育服务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所列的第02大类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第03大类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第04大类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第05大类体育经纪与代理、广告与会展、表演与设计服务、第06大类体育教育与培训、第07大类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第08大类其他体育服务、第10大类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
四、申报条件
(一)申报企业在宁波市内注册并登记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须拥有自主品牌,所持有效商标注册地为宁波境内。
(二)申报企业的行业统计代码须属于《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范畴。
(三)申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市同行业中处于前列,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体育制造业企业申报产品为企业自主设计研发并规模化生产销售的产品,且至少拥有一项有效专利。体育服务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具有特色和创新性,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社会认知度和消费者认同度高。
(五)申报企业具备健全的管理制度,财务状况良好,遵纪守法,无重大安全、质量、环保等事故,无严重失信行为,未被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六)每家企业仅限申报1个产品或服务项目。
(七)已获评企业不可重复申报。
五、认定程序
(一)报名阶段(9月22日前)。申报企业按照自愿申报原则,自行登录宁波市体育局官网“通知公告”栏目(网址:http://tyj.ningbo.gov.cn/)下载申报材料,根据申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三份纸质申报材料和PDF电子版报所在地体育部门。
(二)初审阶段(9月30日前)。各地体育部门联合属地发改、经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本地申报企业的材料初审和推荐,各地体育部门按要求填写推荐汇总表,连同企业申报材料报送市体育局体育经济处。
(三)终审阶段(10月24日前)。市级组织成立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企业进行材料核实和评审,分别形成宁波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评审结果排序表,作为评选委员会评审意见,择优评选出宁波市体育名品拟培育名单。
(四)公示阶段(10月31日前)。将拟培育名单在宁波市体育局官网上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报相关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告。
(五)培育激励。对列入培育名单的企业给予表彰,实行为期三年的动态培育,在培育期内给予每年10万元补助,培育期满进行评估认定;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及时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难题;加强政策梳理宣介,采取多种形式送政策进企业,提升企业政策知晓度、获取便利性;利用体育展会、招商活动、重要赛事等资源平台,发挥各类体育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为企业优先提供项目推介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开展系列宣传推广,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及以上体育产业示范创建;择优向创投机构、投资基金、金融保险、孵化器等进行推荐对接。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宁波市体育名品培育工程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专人负责,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充分调动本地优质体育企业参与申报的积极性,持续扩大培育工程影响。
(二)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各地要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组织专家开展综合评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要实事求是,择优推荐,宁缺毋滥,确保质量。
(三)加强指导,及时报送。各地要指导申报企业按要求及时申报,申报材料及推荐汇总表经汇总后,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送市体育局体育经济处,联系人:芦钦,联系电话:15957489321。
宁波市体育局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9月5日